第四章 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糟糕——家庭教育最忌简单粗暴
迟满足”。比如当4岁孩子在11:50的时候对妈妈说:“我饿了,我要吃巧克力。”这时候家长不能说:“去吧,去吃吧。”而应制止孩子的行为,并对他说:“孩子,先不要吃巧克力,妈妈现在做饭,马上就可以吃饭了。”对孩子的需求一定要区别对待,不能什么都无条件地满足。
最后,家长可以用名人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教育孩子。通过这些故事,让孩子懂得分享;通过模仿,让孩子不再任性。
当孩子已经养成了任性的不良性格时,家长也不用过分焦虑担心。
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消退孩子的任性。当然家长要先了解到孩子的任性是怎么形成的。其实孩子任性的形成,可用“强化理论”来解释。所谓“强化”,是指通过对个体某一行为进行奖励或者撤销某种惩罚而增加该行为与反应的频率。孩子的任性也是这样,因为某次或者某几次的任性,孩子发现只要自己任性就可以使本不能实现的愿望实现,于是,孩子就更加任性了。比如,一个小孩,在吃饭的时候说:“我要吃巧克力。”因为正在吃饭,所以父母肯定不会给的,于是,这个小孩子就重重地放下碗筷,并且大哭大闹,过了一会,父母被吵得不行,于是说:“别吵了,马上给你吃。”这个孩子本来觉得自己可能真的吃不到了,准备就此算了,可是这时候父母的妥协让孩子发现:只要我一吵闹,一直哭个不停或许就可以吃到了。下次继续这样,他发现果然是只要他一直吵闹下去,父母就会满足他的需要。于是,任性的性格就这么形成了。壹趣妏敩
了解了孩子任性的形成原理,家长就可以对症下药了。纠正孩子任性的习惯,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一招:坚持立场。
当孩子开始任性时,家长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要认为不满足孩子的需要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恰恰相反,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良性教育,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得到的而什么是不可以强求的。比如孩子想要买一把玩具枪,而孩子已经有几把玩具枪了,家长不想买,这时就要坚定立场,坚决地对孩子说:“不!”并对孩子说明理由。
第二招:冷处理。
当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家长可以用“冷处理”的方法。也就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己的同情,漠视孩子的吵闹,甚至可以暂时离开。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再怎么任性也不起作用,自然而然就会消除这个坏习惯。
第三招:约法三章。
孩子坚持要的东西,家长可以与其约法三章。比如孩子要玩手机,可是现在又不能给孩子玩,那么可以和孩子说:“现在不能玩,一会爸爸不用了再给你玩,而且只能给你玩一会,一会爸爸还要用,那个时候你就不能闹了,一定要给爸爸。”
或者和孩子讲明条件,要达到要求才可以满足孩子的愿望。比如家长对孩子说:“你把这个故事看完,我就把手机给你玩,不然不给。”
孩子要跟着去上街,可是孩子总是要求买玩具,而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了,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好,今天不能吵着买玩具,不然不带他去上街等。
第四招:激将法。
孩子都是好表现的,模仿和好胜心都很强,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对孩子说:“乖孩子都是会吃饭的,都是吃完饭再去看电视的。宝宝只看电视,不吃饭不是乖孩子。”或者用故事或身边其他孩子的事例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激励。
当然,除了这些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如果孩子不吃饭,家长就可以把饭菜收起来,并且没收孩子的零食。当孩子饿了的时候再对孩子进行“吃饭”教育,让他明白因为没吃饭,所以饿了。以后孩子也就自然会按时吃饭了。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还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小孩子注意力不稳定,当孩子任性时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也能达到显著的效果,当然,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很小的孩子。
对于处理孩子的任性,也应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家长要了解原因,和孩子讲明道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其次,不能打骂孩子。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是惩罚并不仅仅是打骂,还可以不给零食吃,不给玩具玩等。特别要注意,不能恐吓孩子,恐吓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害怕,更加恐惧,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中国人哄孩子很喜欢用恐吓的方法,比如一个孩子在哭,家长常常用这样的方法哄孩子:“别哭了,再哭我就把你扔出去喂狼。”结果,孩子一听就更加害怕了,哭得也更厉害了,恐吓还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最后,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孩子。孩子也有自尊心,也很好强,在亲戚朋友面前或者陌生人面前批评孩子会使孩子感到没面子,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本节家教智慧
孩子的任性,大部分原因是家长的教育不当,因此家长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然不如不教育。而当孩子已经很任性了的时候,家长也不要焦虑、担心,要及时查找原因,对症下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孩子的任性行为进行纠正。切勿因焦虑而打骂孩子,或者对其放任自流。
3
不要干涉孩子太多,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人们在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幸福的同时,也在感叹现在的孩子很辛苦。
现在的孩子的确是幸福的,有优质的教学器材与师资力量;同时,这些孩子也是很辛苦的,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下学,很多孩子才上小学就已经戴上近视眼镜,他们甚至几乎没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专家认为,青春期之前,父母不应该过多干涉孩子的活动,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应该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去安排孩子的一切。
王倩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王倩便已经在一个学区里买好了一套二手房,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以后更方便在这个学区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上学,然后有机会考上重点大学出人头地。不但如此,她每天还带着孩子到各种培训机构去上课,仅仅是为了孩子在考小学的时候具备一些加分的筹码,她还不间断地让孩子参加各个学校举办的入学考试。周末,也要带着孩子赶着参加很多的培训班。
心理学家认为,人生的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任务,如果不能完成这些任务,孩子的生活就会产生危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各自的任务与危机。其中,儿童早期的任务与危机分别是获得自主与害羞、怀疑,这个时期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探索世界,这些孩子刚学会走路,他们渴望用自己的手去触碰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上任何新奇的事物,这是自主性的表现;这个时候,家长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不能不管孩子,也不能过于严厉,不然会让孩子产生怀疑、羞愧的心理;幼儿期的孩子主要的任务是获得主动感,避免内疚感。他们的主要活动是游戏,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通过游戏来获得成长,发展自己的动作与思维能力,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修复自己的心理创伤,获得快乐的感受。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应当给予孩子比较大的空间让孩子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决定自己的事情获得主动感,不然就会产生内疚的心理,失去主动性;学龄期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不是填鸭式的学习,而是旨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学习,锻炼孩子的求知欲,探索精神世界,获得勤奋感,以此避免自卑的产生。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不论是幼儿期还是学龄期,孩子的一切都被家长全权安排,孩子既没有自主权,也没有主动感,那些所谓的兴趣也很少是孩子自己喜欢的,往往都是家长的决定。也许有些家长会说:“我是按我孩子的兴趣报的班啊。可他就是没恒心,三分钟热度。”既然是三分钟热度,那肯定不是孩子的兴趣。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很好奇的,遇到任何新鲜事物都喜欢摆弄一下,也许孩子并不是对钢琴有兴趣,只是好奇就弹了几下,家长就盲目地以为自己的孩子有弹钢琴的天赋。所以家长要认识到,天赋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显现出来的,它需要时间观察,也需要给孩子时间去表现。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更要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去成长。
青春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也是很多家长最为担心的时期,这时期孩子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诸如早恋、逃学厌学、网瘾等等。
在创特心理学校中有很多孩子是因为网瘾、早恋被送进来的。陈龙今年14岁,可是看起来就像7、8岁的孩子,他说他是因为网瘾被送进来的,已经来了3个多月了。以前在家也不怎么上课,天天玩游戏。说起游戏,陈龙就特别兴奋,什么魔兽、英雄联盟、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等等,他都如数家珍,对其中的各种角色也是了如指掌。其实,他原来并不喜欢玩游戏,可是父母对他太严厉了。白天要上课,晚上回到家想看会儿电视、上会儿网放松放松,父母就说他只知道看电视玩电脑,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对他也时常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久而久之,父母的态度让陈龙很烦躁,白天学校上课、补习班上课,晚上还要和这些习题“决战到天亮”,陈龙感到非常疲惫,偶尔去了一次网吧,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于是,他慢慢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就有了后来的网瘾。在创特心理学校有很多人也是因为家里管得太严格,而去网吧找轻松感进而染上网瘾,最终被送进来的。
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孩子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自我同一性混乱。这个时期的孩子普遍需要面对一个问题:“我是谁?”如果青少年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就可以产生自我同一性,形成正确的人生
第四章 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糟糕——家庭教育最忌简单粗暴(2/3).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