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打不骂的家庭宝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孩子爱顶嘴,不能成为你打骂孩子的理由——顶嘴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反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终都会失去效用,最有效的还是改变孩子的动机,让他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动机是外部的,通常是为了得到物质上的好处、为了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针对这一特点,家长应在孩子实现了小目标的时候及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高年级之后,孩子的动机通常是为了得到同学的认可,想让自己在同学之中有地位。家长要针对孩子的这些特点给予一定的强化。

  而最有效也最成熟的动机则是自我认知的动机。自我认知动机完全是为了自己的追求,为了自己的兴趣、理想。家长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时期,给予孩子相应的强化,促使孩子形成自我认知的动机。形成了这种成熟的动机,孩子才能长久地维持自己的远大理想,才不会在实现理想的途中迷失自己。

  本节家教智慧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指导孩子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理想的实现必须要有坚韧的品质,要有正确的动机,拥有了这些,理想才能实现。

  3

  鼓励孩子交上进的朋友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孩子与人交往,是成长中的好事而不是坏事,家长非但不要害怕,相反还要予以重视、鼓励和引导。

  人是群居动物,人只有和人在一起的时候后才会有归属感,孩子也是一样,也需要朋友。有了朋友孩子会更有归属感、安全感,满足孩子被尊重的需要。而且还能够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完善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朋友在一起会相互影响,因此,一个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很重要。和上进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上进。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有上进心,就要鼓励孩子多交上进的朋友。

  具有上进心的孩子,一般都非常的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都能够带动你的孩子向他们学习。而且,具有上进心的孩子会展示出自己巨大的知识量,这会促进你的孩子学习。

  由于具有上进心的孩子求知欲比较强,所以学习到的东西也比较多。

  跟这种孩子在一起交流,你的孩子也会变得更有知识,更有礼貌。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后,经常到各地去演讲,他的司机因为要等他,所以也会跟着去听他的演讲。有一天,在去演讲的路上,他的司机对他说:“先生,听了这么多次你的演讲,我也可以对他们演讲了。”爱因斯坦说:“是吗?那今天的演讲就让你来讲吧。”他的司机真的代替了爱因斯坦在那做演讲,结果非常圆满,赢得了全场的掌声。由于爱因斯坦去的这个地方没有人认识他,所以直到爱因斯坦离开,也没有人发现原来是爱因斯坦的司机在为他们做演讲。

  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跟上进的人在一起,你的孩子自然就会学到很多。

  跟具有上进心的孩子交朋友,你的孩子也会变得更加开朗。具有上进心的孩子,一般比较开朗,谈吐也比较风雅,社交能力也会比较好,这些特点都是一般的孩子需要学习的。

  另外,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理论可以知道,个体和榜样在一起时,个体会向榜样学习,而榜样所受到的表扬也会对个体产生替代性强化。同样,当孩子和具有上进心的孩子交朋友的时候,具有上进心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优点,比如心态积极、爱学习、开朗等,都会促使孩子向他学习;而这些具有上进心的孩子因为这些优点而得到的结果,比如受老师家长的表扬、得到同伴们的羡慕等,也同样会强化你的孩子,激发他们向上的心。所以跟具有上进心的孩子交朋友,你的孩子也会具有上进心,会受益匪浅。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家长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和上进的孩子交朋友。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和上进的孩子交友的机会与氛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父母、祖父母呵护着,惟恐受到一丝的伤害,加上父母工作太忙没时间,一般孩子除了在学校之外其他时间都在家里,根本接触不到外界。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怎么能够接触到外面的同伴?而且,一般上进心不够的孩子都比较腼腆,缺乏社交的欲望,不会主动找人搭讪,家长可以通过带孩子去那些熟悉的上进的孩子家串门,或者邀请他们来家里做客,或为这些孩子提供游戏场所,邀请孩子一起玩游戏等方式,为孩子创造机会去接触、结识那些上进的孩子。

  同时家长应该规范自己孩子的行为,使那些上进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好感,乐意和自己的孩子交朋友。由于社会经验比较少、长期关在家里以及思维发育不完善、自我为中心、好奇心重、嫉妒心比较重等原因,有些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比如拿人家的东西、霸占东西、不礼貌等,为此家长要对孩子的这些行为进行规范,孩子做出这些行为之后,家长也要及时予以纠正。

  家长要引导孩子珍惜友谊。孩子之间有时会产生矛盾、发生争吵,这很正常。这时,家长要冷静地引导、教育,不能袒护任何一方。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吃亏了就袒护自己的孩子,切不可参与其中,最好做个中间人。家长要教导孩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及时让孩子主动向对方道歉,鼓励孩子与同伴和好。还要引导孩子关心朋友,在朋友生病时去探望,或邀请朋友来家玩游戏。让孩子在与上进的孩子交友、游戏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社交,学会分享、尊重与体谅。

  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孩子都是比较爱虚荣的,当上进的孩子表现得比自己更优越一些,比如更有知识、知道的更多、受到表扬,特别是有更好的玩具的时候,出于爱慕虚荣产生嫉妒心理,孩子往往会终止与上进孩子发展友谊,偷拿或者损坏上进孩子的玩具,或者对其进行谩骂等,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行为,家长应及时进行疏导,引导孩子往积极方面发展。不然,与上进的孩子交友只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本节家教智慧

  孩子骨子里都是上进的,之所以不上进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鼓励孩子与上进的孩子交朋友,能够重新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使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

  4

  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引导得好会转变为求知欲。强烈的求知欲是上进心的一个重要表现。不论大人小孩,都会对自己不知道的、新鲜的事物,表现出恐惧与好奇,强烈渴望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人们最原始的求知欲。原本所有的人都有求知欲,但因为受到打压,或者没有得到强化,这股好奇、求知的欲望最终泯灭了。所以,家长要在后天激发孩子原始的求知欲。专家指出要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表现了出来。在孩子刚学会说话的时候,他们就会提各种问题,比如,这个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怎么来的等等。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问题从“是什么”转变为“为什么”,从想知道物体属性的问题,到向探究性问题转变。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家长要妥善处理,否则就会打击孩子的好奇心。而家长在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时,常见的不良方式有以下几种:①踢皮球式。经常出现这样的回答:“我不知道,去找你爸爸”、“我也不知道,去问你妈妈”等;②打压式。回答方式是:“我不知道,别问了,以后你会懂的”;③敷衍式。孩子会问:“我是从哪来的啊?”常见的回答是:“从垃圾堆捡来的”、“买东西送的”等等;④半途而废式。有些家长一开始意识到了好奇心的重要性,会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可是孩子的问题实在太多,有的时候也真的不好回答,于是这些家长就不再愿意回答孩子的问题,开始敷衍、打击孩子的好奇心,结果半途而废。

  以上只是例举了几种不恰当的回答方式。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家长要细心呵护,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家长要勇于承认,然后和孩子一起查资料,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向求知欲转变。

  (2)让孩子体会运用知识的成就感。

  好为人师也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特点,孩子更是这样,家长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在孩子识字上学之后,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书上查找答案,然后让孩子把答案告诉家长;或者家长装不懂,直接就一些简单的问题去问孩子。这样可以让孩子体验到运用知识的成就感。但是要记住,在孩子回答完之后,一定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表扬,只有表扬才能强化孩子的感受。

  (3)适当的给孩子解压。

  对于孩子来说,单纯的学习,特别是没有表扬的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适当给孩子解压,将玩与学习结合起来,会让学习成为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孩子也会从中学到更多、印象更深刻的东西,也更有兴趣学。

  鲁迅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鲁迅非常注重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并在其中发现孩子的兴趣。

  鲁迅先生发现儿子海婴从小就对理工类知识有兴趣,于是便买来了一套木工玩具。小海婴如获至宝,常常拿它来敲敲打打,其认真的神态,俨然是一个在盖房子的小工程师。鲁迅先生还时常带海婴出去玩,看看清澈的河水,美丽的花朵,碧绿的禾苗,一起追逐蝴蝶蜻蜓,捉小昆虫,在这些活动中教授小海婴知识。一次,瞿秋白送给海婴一套类似积木的苏联铁制儿童玩具,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还在玩具盒上标明了这上百个零件的名称以及玩法。这套玩具可以组装各种有趣的玩意儿,小到翘翘板,大到起重机、飞机等。鲁迅先生慎重地对小海婴说:“这是你叔叔他们从苏联给你带的,你可得格外爱惜啊。”小海婴从玩“积铁”开始,逐渐迷上了理工技术。

  鲁迅先生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这种育儿观念,这是非常值得现在的家长学习的。

  (4)多给孩子买各种的书籍。

  弗兰西斯·培根告诫人们,“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书籍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带给人们各种知识,开拓人们的眼界,完善人们的心智。对孩子也是这样,多给孩子买各种书籍,让书籍把孩子包围。哈佛大学的相关研究表明,让孩子尽量多地接触书籍,并且随时都能接触到书籍,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所以尽量让你的书籍摆放在孩子能够接触到的地方,沙发、床头、餐桌甚至车里面都要摆上书籍。

  卢梭的父亲伊萨克是瑞士的一名钟表匠,在卢梭3岁的时候,伊萨克就教卢梭学习普鲁塔克《名人传》中的字。在父亲的教育下,卢梭对书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7岁前他就已经读完了勒苏厄尔的《教会与帝国历史》、奥维德的《变奏记》等书籍。小时候表现出来的对书的兴趣为卢梭日后成为思想启蒙家、哲学家以及文学家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节家教智慧

  保持、引导孩子的好奇心是激发孩子求知欲的最好途径。

  但是在保持、引导孩子好奇心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方法,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把孩子的好奇心抹杀。良好的方法才能够使孩子的好奇心很好地转变为求知欲。

  5

  引导孩子悦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渴望成功,而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自信心,自信心在一个人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忽视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在自信心的形成过程中,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在孩子心中重要之人的评价,比如家长、老师的评价,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很多人之所以自卑,就是因为这些重要之人对他们做出了负面评价,转而,这些负面评价被孩子内化为自身特点。比如,小时候家长对孩子的负面评价“你真笨”、“真没用”等,使孩子内化了这些评价,特别是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更容易内化这些负面评价,认为自己的确很笨、很没用。

  久而久之,自信心就消磨殆尽了,自卑感就占据了整个内心。

  为此,专家呼吁,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悦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1)悦纳自己。

  常听到很多年轻人说要改变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积极完善自己是没错的,也是值得提倡的,不过,过犹不及,对自己也不要过分挑剔、过分不满意,是自卑的体现。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悦纳自己,树立自信心。壹趣妏敩

  “悦纳自己”是评价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悦纳自己”就是个体能够接受自我,能够接受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点,关键不在于优缺点的性质与数量,而在于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只有客观地认识自己,“知其长而扬之,但不骄;知其短而改之,不能改则抑之,亦不卑。”才能真正悦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悦纳自己”并不表示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相反,悦纳自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一个人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才能使其发挥出来,增加信心;也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才知道哪方面需要改善。

  而家长更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露西是个内向而自卑的孩子,她觉得自己很不讨人喜欢。一天,她在商店看到一个发卡非常漂亮,当她戴在头上的时候,大家都说很好看,于是,露西买下了这个发卡,并戴着它高兴地来到学校,一路上同学都跟她打招呼,并赞美她“你今天真漂亮!”露西一下子开朗了许多,并认为一定是这个发卡让大家这么说的。但是等她回家之后才发现,自己头上根本没带发卡!回想起来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商店付完钱之后忘记把发卡带走了。

  原来内向自卑的露西认为自己一定不受欢迎,可是当她把“发卡”戴上之后,内心就相信了自己很漂亮,于是她一反常态,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这时大家也夸她漂亮。其实并不是因为发卡露西才漂亮,因为露西根本没戴着它,是露西从心底里接受自己“很漂亮”所表现出来的自信、阳光让大家觉得她漂亮。所以悦纳自己才会有信心,才会让人觉得你“很漂亮”!

  (2)从小目标做起,体验成功。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可以从设立小目标做起,让孩子在小目标中体验到成功,之后逐渐将目标变大,这同时也是帮助孩子逐渐树立自信心的过程。

  体验成功,树立信心是一个过程,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计划,而且计划应该和孩子一起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随心所欲。这个计划一定要包括所要达到的目标(即树立自信心),方法,过程,奖励等。

  在整个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不配合,可能对于小目标也做不来,这时候家长一定要有信心、耐心,并对孩子做出指导。

  (3)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暗示对于个体心态的改变与保持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心理治疗学家曾将心理暗示运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而自我心理暗示对于提升个体的自信心也同样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在遇到问题前或者遇到挫折的时候,个体运用自我暗示,可以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在一定量上激发个体的潜能。所以,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运用自我心理暗示。

  拿破仑·希尔曾说:“自我暗示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我们要不断对自己说,在每一天,在我的生命里,我都在进步。”他还举过一个在他以前工作的医院里发生的一个案例。事情是这样的,因为工作差错,医务人员将两个胸透病人的病历编号填错了,导致这两个病人取走了对方的检查报告。这两个病人中,有一个查出患有肺结核,另一个是健康的。但是因为取错了检查报告,原本健康的人看到检查报告说自己患有肺结核,最终因患有肺结核而进了医院,另一个原本患有肺结核的病人因为拿走了健康人的检查报告而不药而愈。

  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在遇到问题、挫折时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引导孩子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是最棒的!”甚至可以让孩子在每天起床之后,对着镜子微笑,并对自己说:“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我将很有信心!”这对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非常有用。

  当然,有积极的自我暗示,也有消极的自我暗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避免做消极的自我暗示。为此,在孩子成功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由衷地表扬孩子;在孩子失败的时候,更要及时地引导孩子为失败做出归因,并且引导孩子向内部不稳定性的方面归因,切不可骂孩子,不能责备孩子,而是要真诚地鼓励孩子。这样孩子才不会往消极方面进行自我暗示。

  (4)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固然重要,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同样也很重要。

  同时提高抗挫折能力也是提高孩子自信心的一种重要方法。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只有自信心,而没有抗挫折的能力,那么一个小挫折就有可能把孩子打回“原形”。

  挫折也是锻炼孩子心理素质的好教材,它可以使孩子更客观地认识问题,认识自己的能力,促进孩子的成长。挫折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如果孩子能够战胜挫折,那么对孩子意志力的提升更具作用。

  孩子抗挫折能力低有孩子自身的因素,也有家庭教育的因素,其中家庭教育的因素影响更大。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都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对孩子的一切事情都采取包办制,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帮孩子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好;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切以孩子为重,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不懂得分享,潜意识里会认为身边的人都要以满足自己为目的。殊不知,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抗挫折力几乎为零,到了外面后也更容易遇到挫折。sxynkj.ċöm

  家长要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要改变以前的家教方式。

  教育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去做。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别人帮忙才能完成,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无条件帮自己,别人也有自己的事情。

  引导孩子分析问题,做客观的归因。在中国有这么一种教育方式,如果孩子打翻了牛奶,并洒到了孩子的手上,家长马上跑过来说:“孩子不哭,都怪这杯子这么滑才让牛奶洒出来了。”这样的“安慰”表面上是解决了问题——孩子不哭了,可是对孩子的影响却是负面的,这时孩子就想:“都怪杯子滑”,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长此以往,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都是找外界的原因,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这样的孩子抗挫折能力怎么会高呢?而一个没有抗挫折能力的孩子,又哪里会有坚强的自信呢?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认识挫折、敢于面对挫折。

  帮助孩子学习悦纳自己,需要家长有耐心,从多方面着手,让孩子通过悦纳自己慢慢树立自信心,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本节家教智慧

  悦纳自己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且接受自己的优缺点。家长要引导孩子悦纳自己,按照一定的方法,从小目标的实现逐步向大目标的实现进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提高抗挫折能力,从而最终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第十二章 孩子爱顶嘴,不能成为你打骂孩子的理由——顶嘴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反应(3/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