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王阳明(第二部:知行合一)》(4)
第四回乱糟糟宁夏平叛乱,急火火张永捉权奸
(一)
正德皇帝登极才短短五年,可这五年间无一日不是倒行逆施!刘瑾这个权阉擅权弄祸,谋害朝臣,搜刮百姓,已经闹得天怒人怨,各地流民数百万,盗贼蜂起,整个大明朝廷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对老百姓来说,这场“人祸”比天灾还可怕,那些有野心的人却把灾祸当成机遇,忍不住跳出来了。
正德四年八月,刘瑾派出一批亲信到辽东、宁夏等地去丈量当地军民的屯田,这帮官员秉承刘瑾之意,到地方后以五十亩地为一顷监督丈量,硬是把当地屯田数目多报一倍!之后就以这个虚报的数字为依据向当地屯田的兵士收起税来!
这些当兵的背井离乡为国守边,有仗打仗,无事种田,全指着开出来的这点儿土地打了粮食糊口。现在上头忽然来了这么一帮官员,竟对边军将士明抢明夺!这些人哪能受这个气!一时间辽东、宁夏各边地兵变频繁,闹得沸沸扬扬。
正德五年四月,派到宁夏的大理寺少卿周东已经把当地屯田强行“丈量”完毕,开始向当地军民百姓强征税赋。刘瑾派来的巡按御史安惟学也在一旁助纣为虐,凌辱军士,欺压百姓。
宁夏城非同别处,这里是边关重镇,城中驻扎的都是打硬仗的边军,一个个弓马娴熟,性如烈火,每天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不像内地的百姓那么软弱,任这帮阉党欺凌祸害。眼看实在没法活了,一怒之下,指挥使周昂和千户何锦、丁广等人下了决心,一起来找安化王朱寘鐇(zhìfán)。
朱寘鐇是庆靖王朱栴曾孙,被封在安化城里,这个人心粗胆大,有勇无谋。可他毕竟是太祖皇帝的嫡传子孙,边关将领无路可走,干脆投到他的门下,想借藩王的势力和刘瑾的爪牙斗一场。
朱寘鐇这个人素来就有野心,眼看正德朝一天比一天朽坏,民心离散,若趁此时起兵,也许能夺取天下,自己做一回皇帝。恰好在这时候,一帮凶悍的边将被刘瑾的爪牙逼得要造反,朱寘鐇正好利用这股力量,就和众将歃血盟誓,准备起兵造反。
说来也巧,这时边镇传来警报,宁夏镇总兵官姜汉派游击将军仇钺率军出战,宁夏城里越发空虚,一个好机会送到安化王面前。朱寘鐇就在府里宴请宁夏总兵姜汉,镇守太监李增、邓广,说是商量军情。这几个人一到,周昂、何锦率兵一拥而上,立刻杀了姜汉和两个太监,紧接着领兵直入公署,又杀了刘瑾的两个党羽周东和安惟学;谋士孙景文当场写了一道檄文,历数刘瑾诸条罪状,提出“诛刘瑾,清君侧”的口号,起兵造反了。
可朱寘鐇等人这次造反准备不足,兵员有限,加上没有能谋善断之人,只是一个王爷、几个武夫,一时激愤仓促起事,等到占了宁夏城,竟不知下面该如何是好。反倒是黄河东岸的明军先反应过来,立刻占据隘口守住黄河天险,又焚毁了囤于大坝、小坝一带的粮草,把宁夏叛军团团围住。sxynkj.ċöm
这时陕西巡抚黄珂已经把宁夏叛乱的消息火速报知朝廷,同时附上安化王起兵的檄文。
这份檄文最终落进司礼监掌印刘瑾的手里,一看檄文上列的全是自己的罪状,就连安化王起兵的口号也是“诛刘瑾,清君侧”,刘瑾哪敢把这道檄文报上去?于是悄悄毁了檄文,只把宁夏叛乱的事报给正德皇帝。
听说宁夏叛乱,朱厚照也吓一跳,赶紧把内阁三位阁臣李东阳、杨廷和、曹元找来商量对策。
内阁这三位阁老,首辅李东阳是弘治朝留下的托孤老臣,次辅杨廷和是正德皇帝最信任的心腹侍臣,只有曹元是刘瑾的亲信。眼下宁夏叛乱,皇帝找他们商议大事,这三个人肚里各有自己的算盘。杨廷和第一个奏道:“臣以为当下首要的是重设宁夏总兵官,稳定军心。延绥镇副总兵杨英办事稳妥,在军中很有威望,可以调他充任宁夏总兵官,命杨英率军先在黄河东岸布防,控制局面,同时调集京军赴宁夏平叛。”
正德皇帝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杨廷和就在身边给他出主意,对这位阁老正德皇帝最信任,立刻问杨廷和:“京军应该由谁统帅?”
不等杨廷和回答,李东阳已经奏道:“原任总制三镇兵马右都御史杨一清在边关掌军务多年,熟悉边事,素有谋略,又得将士推爱,由此人督率京军去宁夏平叛最为妥当。”
听李东阳提出杨一清来,杨廷和也赶忙附议:“首辅说得对,杨一清在边地多年,历任三镇总制,最熟悉地方上的事,有他率军平叛可保无忧。”
确实,右都御史杨一清文武全才,是个出了名的能臣,曾任延绥、宁夏、甘肃三镇总制,在当地操兵演武,修筑边墙,屡破蒙古大军,名声很响。李东阳一提此人,朱厚照也觉得妥当:“杨一清现在何处?”
李东阳忙说:“杨一清在镇江闲住,召之即来。”
朱厚照正在琢磨,跪在一旁的吏部尚书曹元忽然插话了:“臣以为杨一清在三镇总制任上贪污边费、盘剥军士,名声不佳,以此人制军怕是不妥!”
曹元忽然插话并不奇怪,因为曹元是刘瑾的亲信,而杨一清是刘瑾在朝臣中的一个死对头。早年他任三镇总制时就被刘瑾诬告贪污边费,下了诏狱,差点儿送命,是李东阳拼了老命才把杨一清保出来的。现在李东阳保举杨一清统领京军,这是要把军权交给刘瑾的对头!曹元赶紧出来拦着。
眼看这帮奸党凡事都要插手,说话办事全是一片私心,李东阳恼火起来,厉声说:“曹大人,杨一清贪污边费一案并未查实,他镇守边关多年,屡建战功,现在边关事急,正好让他戴罪立功!”
曹元也高声道:“这样一个贪婪的人到了边地,将士们哪肯服他?”
见曹元在这里捣乱,李东阳干脆反将他一军,把手一摊:“如果不用此人,曹大人倒举荐一个人来听听?”
“泾阳伯神英足堪此任。”
泾阳伯神英曾任左军都督府署右都督一职,也是一员能征惯战的猛将,可是年近七旬,已经致仕,曹元把这个人提出来,只是因为神英和刘瑾过从甚密,曹元想用此人来替代杨一清。
曹元的主意李东阳哪肯赞同:“神英年纪已老,久不带兵,我看他远不如杨一清可用。”
这种关键大事曹元绝不肯松口,还要再争。杨廷和已经插了进来:“皇上,臣觉得曹大人举荐得当,泾阳伯可以担任总兵官。但杨一清也是个将才,又熟悉边事,可否命神英为总兵官,总制京军,任杨一清为提督,辅助泾阳伯用兵,这么一来就人尽其用了。”
杨廷和这句话说得左右逢源,李东阳和曹元都挺满意。朱厚照本也有心要用杨一清,立刻点头:“就这么办吧。”
眼看自己奏准了,杨廷和心中暗喜,又说:“至于监军一职,臣以为司礼监秉笔、执掌神机营太监张永最合适。此人虽是内使,却有武功、通兵法,平时操练神机营十分得力,京军将领也都服他。”
张永,已经成了刘瑾的死对头了!
见杨廷和保举张永做监军,曹元赶紧要拦着。想不到正德皇帝比曹元更快,抢着说:“张永做监军倒合适,准奏!”话一说完,站起身就走了。
正德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泾阳伯神英被任命为总兵官,杨一清以右都御史提督京军,张永担任监军一职,率数万京军奔赴宁夏平叛。
大军开拔时,正德皇帝换上戎装在午门校阅军马,为出征将士送行,亲赐神英、张永、杨一清等人御酒以壮行色。
这一边,朝廷大军直向宁夏开来,刚走到半路,忽然得到消息,安化王已经被擒,宁夏叛乱平定了。
朱寘鐇等人起兵造反的时候,游击将军仇钺正率军向玉泉关一带进发,走到半路听到叛乱的消息,急忙回师。此时宁夏城已被朱寘鐇等人占据,仇钺进退两难,正在犹豫,想不到朱寘鐇自己送上门来了。
原来朱寘鐇仓促起事,手下没有人才,素知仇钺能征善战,就派人拿着“诛刘瑾,清君侧”的檄文招降仇钺。此时安化王兵势正盛,仇钺手里兵微将寡难以对抗,于是干脆假装投降,把自己手下的兵马都交出去,只留了百十个亲兵。朱寘鐇把仇钺的兵马编入叛将何锦、丁广军中,也把仇钺视作亲信,让他进了宁夏城。
眼看取得了朱寘鐇的信任,仇钺不动声色,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同时有人在城里造谣,说朝廷大军已经向宁夏城杀来!朱寘鐇是个莽撞的人,也没仔细查探就派部将何锦、丁广率领大军倾巢而出前去迎战,宁夏顿时成了空城一座。
仇钺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眼看城中空虚,仇钺就在家里装起病来。朱寘鐇忙派留守宁夏的大将周昂来探视,仇钺立刻杀了周昂,带着一百多名亲兵乘虚而入杀奔王府!城里叛军都认识仇钺,毫无防备,仇钺就带了一百来人一股劲冲进王府,当场捉了朱寘鐇。
拿住安化王之后,仇钺又以朱寘鐇的名义发出军令,命何锦、丁广回城。一来一去,把两路叛军调动得晕头转向。接着仇钺又派
第二十五章《王阳明(第二部:知行合一)》(4)(1/3).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