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阳明(全三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王阳明(第一部:龙场悟道)》(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九回真龙宾天饕餮窃据,麒麟失位虎豹横行

  (一)

  谁能想得到,就在李梦阳从牢里放出来的同一天,弘治皇帝驾崩了!这件事发生得非常突然,所有人都没有思想准备。

  弘治十八年春天以后,北方旱情逐渐加重。弘治皇帝就像往常一样在宫中设坛祈雨,衣服穿得单薄了些,受了些风寒,病倒在床。这位天子素来体质羸弱,时不时闹些小病,但年纪还轻,又只是一场感冒,谁都没拿这当个大事,皇上也只宣布罢朝几天,在后宫休养。想不到十几天后皇帝的病情急转直下!到五月初六,人已经不行了!

  这天,内阁三位阁老刘健、谢迁、李东阳被连夜召进乾清宫。朱祐樘以太子托孤,嘱咐三位老臣:“太子年轻、贪玩儿,几位老先生要教导太子好生读书,勤于政事,把他培养成一位有德有才的天子。”

  从弘治皇帝的遗言可以看出,这个做父亲的心里分明知道儿子被惯坏了。可惜,弘治皇帝为人柔弱多情,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好好教养太子,到临终才想起来“培养”二字,恐怕已经晚了。

  第二天,大明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弘治皇帝朱祐樘龙驭宾天。

  弘治天子在位十八年,能用贤臣良将,也善听言纳谏,可惜治国偏于保守,对内不能除弊,对外未能建功。问其是非功过,后世多认定弘治皇帝是一位开拓不足、守成有余的贤明君主。抛开这些不说,单从人品上讲,朱祐樘是个厚道温存、真心愿意与人为善,也真心想为天下百姓做点儿事的好人。

  一个好人,就这么突然走了。治丧的这些日子,与弘治天子朝夕共事的大臣们全都真心实意地为这个好人哭了几场。最令群臣觉得可惜的是:弘治皇帝生前仔细酝酿的那场大改革,到去世的时候还没有真正落实下去。裁撤宦官、约束藩王贵戚、整顿财政、训练精兵等诸多改革重担,都要落在年轻的新皇帝肩上了。www.sxynkj.ċöm

  五月十八,十五岁的太子朱厚照登极,年号正德,颁下诏书,大赦天下。

  新皇登极仅仅六天,蒙古鞑靼部趁着明朝皇帝新丧之机大举进攻宣府。

  蒙古人这次侵扰边关是自弘治朝以来十几年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蒙古骑兵铺天盖地般杀来,扎下连营二十余里。宣府总兵张俊忙集结了两万多人马迎敌,双方一场死战,结果明军寡不敌众,几支部队都被蒙古人围困,各军拼死奋战才破围而出,折损两员大将,战死兵士数千人,一直败退至万全右卫城里。

  想不到刚当上皇帝就吃了蒙古人一个下马威,年方十五岁的小皇帝朱厚照大发脾气,立刻任命保国公朱晖为征虏大将军,太监苗逵担任监军,领兵到前线迎战。到八月份,前线传来战报:朱晖率领大军在大同一带和蒙古军交战,大获全胜,向朝廷报捷。

  听了这个消息朱厚照大喜过望,下旨嘉奖作战有功的将士。很快,前线的表功奏折送到京里,好大的一本儿。上面列举的“有功将士”人数有两万余人!

  此时朝廷各部官员都是弘治年间留下的一批正直干练的老臣,政事娴熟,阅历极深,没那么好糊弄。见了前线送来的这份可疑的捷报,兵部尚书刘大夏立刻起了疑心,当即派兵部侍郎阎仲宇、大理寺丞邓璋到前线去核实情况。

  结果这一查就查出问题来了。原来明军在前线确实打了个胜仗,可指挥这一仗的只是一员参将,参战的兵力也不算太多,斩获首级仅有八十余颗。www.sxynkj.ċöm

  当然,斩获首级的数目不能等同于杀敌的多寡,但胜仗毕竟还是胜仗,而且眼下新皇登极不久,宣传一下“大捷”也能鼓舞士气,给京城添点儿喜气,算是个好事。只是总率前敌的保国公朱晖把事儿办得有些太过,打了这么一场有限的胜仗,却要为两万多名部下请功,这就不合适了。于是兵部把此事前后因由写成奏折递进宫里,请皇帝龙意圣裁。

  看了兵部的奏章,正德皇帝头昏脑涨,不知如何是好,就把随侍的内官监太监刘瑾找来商量。

  刘瑾是陕西兴平人,前朝景泰年间净身入宫,已经服侍了几代皇帝,以前并未得过重用。直到朱厚照做太子时,他被派到东宫服侍太子,这才找到了进身的路子。

  朱厚照这个人从小被父母彻头彻尾给惯坏了,极度任性,行事不可理喻,整天就知道贪玩儿,一点儿正事儿也不干。虽然弘治皇帝派给太子一大群博学正直的好老师,可这位小太子和这些正派老臣说不到一块儿,想不到一块儿,隔阂很深,只有几个陪着太子从小玩到大的太监最能讨得皇帝的欢心。

  这几个太监是:刘瑾、张永、马永成、谷大用、丘聚、高凤、魏彬、罗祥。

  在这八大亲信太监里头,朱厚照最信任的还是刘瑾,所以登上皇位不久,就命刘瑾执掌了宫里二十四衙门位居第二的内官监,手中的权力仅在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秉笔太监王岳、范亨、徐智四人之下。

  明朝皇帝以太监为耳目,所以在宫中多建“衙门”,豢养了大批太监。这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下设掌印太监一人,秉笔太监数名,直接代表皇帝与内阁交涉,同时司礼监其中一名秉笔太监还兼管天下第一特务部门东厂!所以司礼监势力最大。另有一个“御马监”,表面看来是个给皇帝养马的“弼马温”,其实是一个隐形的特务部门,专门监视兵部的一举一动。至于内官监,掌管宫中御用十作以及米盐库、营造库、皇坛库,宫中各项营造工程都由这个衙门负责,是个富得流油的肥缺儿。

  弘治皇帝在位的时候,太监们唯司礼监马首是瞻,司礼监掌印太监李荣、提调东厂的秉笔太监王岳以及范亨、徐智四人都是弘治皇帝信任的内侍,为人厚道,办事公正,和内阁三位阁老处得很好。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厚照对父亲留下的几位亲信太监没什么感情,倒是刘瑾、张永这几个从小服侍他长大的人,在正德皇帝心里的分量最重。

  今天朱厚照遇上了登极以来第一件难以决定的大事,不知该怎么办,就把刘瑾找来商量。听皇上把事儿一说,刘瑾眯着眼睛算计起来了。

  刘瑾这个人原本高高的个子,可是当奴才当久了,整天哈着腰,倒显得比别人都矮半头似的。他的相貌也挺不错,五官端正,皮肤白净,可惜长了一双狼眼,平时总是斜斜地看人。只有在小皇帝面前,这双狼眼才藏起平常的凶狡之气,变得低眉顺目、笑容可掬。

  刘瑾是一个在紫禁城奴才堆里磨炼出来的怪物,既精明又憨傻。说到机灵,这老奴才最善于察言观色,胆子大,脑子快,别人不敢给太子出的邪主意他都敢出。平时卑躬屈节,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其实手狠心黑,一旦和身边的人斗起法来,该下死手从不犹豫,绝不给对手留下翻身的机会。

  可就像皇宫里多数太监一样,刘瑾这个老阉奴没什么文化。因为没文化,他考虑事情就不长远,也不知道给自己留后路,对身边的人只知欺凌不知笼络,能贪到手的银子绝不放过。至于三年五载、十年八年的长远打算,刘瑾是从来没想过的。

  不读书的人不明理,不明理的人就短视。

  其实刘瑾也知道自己有这个短视的毛病,内心深处特别羡慕那些读书有才的人。可惜他从小就净身做了太监,老天爷没给他读书明理的机会。最终,这个不读书不明理的短视毛病把他给毁了。

  跟在朱厚照身边这些年,刘瑾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就因为他对朱厚照的心思领会最深,摸得最透。现在听朱厚照问起边关的军功是否该赏,刘瑾把腰一弯、手一揣,站在皇上身边动起脑子来了。

  边关的军功跟他刘瑾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所以赏与不赏,都不会关乎刘瑾的利益。可刘瑾心里知道,那些被惯坏了的孩子往往好勇斗狠、桀骜不驯。而且这帮人从小被家里的大人宠着,被一帮有本事的人护着,没挨过欺负没吃过亏,老觉得自己是个“厉害人儿”。这帮在金窝子里长大的孩子又最爱钱,而且他们爱的还不是几十两几百两的小钱儿,是那种一百万一千万的大钱。因为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把钱一堆一堆地敛回来,再成千上万地胡乱花掉,能让他们觉得痛快。

  ——大明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是这个路数。

  既然明白皇帝的路数,刘瑾的脑子就往这个方向动起来了,笑眯眯地向上奏道:“老奴觉得边关这些将士应该得到封赏。”

  朱厚照也是想要大赏三军的,刘瑾这个回答正对他的脾气。但要想大赏三军,还得准备一套话去回三位阁老才行。就问刘瑾:“为什么该赏?”

  刘瑾龇牙一乐:“皇上爷您想啊,这些人在边境上提着脑袋跟蒙古人打仗,流的是血,掉的是肉,多不容易!可这帮文官整天什么事儿都不干,就知道坐在衙门里琢磨怎么弹劾别人,这算什么玩意儿!”

  刘瑾这一句话,真就说到朱厚照的心窝子里去了。

  跟所有被惯坏了的纨绔子弟一样,朱厚照这个人也是不通人情、不晓事理,混浊闷愣,而且生性好武,平时在宫里骑马射箭,舞刀弄棍,经常梦想着出去打上一仗。其实说穿了,什么“好武”?不过就是读书、思考、做学问太累,而斗鸡走狗、射箭摔跤不用动脑子,又轻省又好玩儿罢了。

  眼下这位正德皇帝就特别讨厌读书。七岁出阁就学,到十五岁登极做皇帝,八年工夫连本《论语》都没读完。因为不爱读书,不喜欢动脑子,所以正德皇帝和他身边那帮老太监一样,也是个不怎么明理、心底没有长远打算的人。现在一听刘瑾这些话,正中下怀:“有道理!武将在边关打仗才是真正玩儿命的,这帮文臣就会扯淡,不厚道!”

  朱厚照一说这话,刘瑾赶紧在边上凑趣儿:“皇上说得对,文官们一向不厚道!边关将士立了战功,他们瞧着眼红,就在后头给人家使坏。其实当兵的打了胜仗,请赏,能赏什么?无非就是一匹布、一双鞋、几两银子。人家提着脑袋去拼命,咱们连这么点儿东西都舍不得往下赏,也太不近人情了。”

  刘瑾说的话朱厚照句句爱听,翻着眼睛想了想:“传旨:前线有功将士按报功折所列,一律加以封赏。”

  一听这话刘瑾赶紧又给皇上凑趣儿,趴在地上“嘭嘭”地使劲叩了几个响头,尖着嗓子说:“皇上真是一位仁爱之君,老奴替前线将士们谢谢皇上!”

  朱厚照让刘瑾哄得高兴了一阵子,想起一件事来,忍不住又叹了口气。刘瑾多机灵呀,一下就猜出皇上心里想什么了,故意问:“陛下为什么叹气?”

  “你说呢?”

  刘瑾把脖子一缩,笑眯眯地说:“哎哟,皇上的心思老奴可不敢猜。不过老奴觉得,这次蒙古人进犯,宣府总兵张俊、保国公朱晖都打得那么费劲,奴才觉得不是边关将士不勇猛,而是统帅没本事。咱们皇上爷英明神武,勇力过人,要是能够御驾亲征,肯定比朱晖他们那些人打得漂亮。”

  朱厚照心里想的正是这个主意,竟被刘瑾一语道破,顿时乐了:“对,要是朕去,这一仗准能打好,可惜去不成……”

  眼看皇上心情不错,刘瑾知道这时候要是能再给皇上凑个趣儿,对自己大有好处。这个老奴才早把皇上的心思吃透了。知道朱厚照是小孩子脾气,一高兴,肯定想出去玩,刘瑾的脑筋当然就得往这个“玩”字上头动:“宣府太远去不成,皇上何不‘御驾亲征’南海子!纵马提枪刺一只虎,射几头狼,显一显杀贼的本事。”

  南海子是一座规模庞大的皇家猎场,就在德胜门外,离京城仅有二十多里,边墙长达一百二十里,里头修了一大片行宫闲苑,养着大群獐狍鹿兔,专供皇帝游猎享乐。朱厚照平时经常私自出京到南海子猎场去放鹰射猎。今天刘瑾的一句话立刻挑起了他的兴头儿:“那走吧。”

  刘瑾这人心眼儿最快,眼看皇上这么高兴,他把眼珠儿一转,又生出一个主意来:“皇上稍等,老奴去准备准备。”一溜小跑地出去了。

  这一等,足足等了半个时辰,刘瑾乐颠颠地回来了。

  朱厚照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你这个老东西上哪
第九章《王阳明(第一部:龙场悟道)》(9)(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