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萧衍称帝主
(一)
在南齐时候,
你不但结识竟陵八友,
你还有意结识和培育,
一位白袍书生陈庆之,
也就是陈武侯。
当然,
你也清楚,
他是你的101号分躯。
关于陈庆之,
就不能不提及,
梁武帝萧衍这位人物。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杜牧的《江南春》里头,
人们似乎能看到氤氲的江南景物,
然而这一景物,
却出自历史上,
最为混乱的一段时间——
魏晋南北朝时候。
诗中佛寺林立的景物,
和一个皇帝脱不了干系,
他就是萧衍——
南梁的开国君主。
在历史课本上,
皇帝们总是一幅大肚便便的样模,
给人一种,
天天沉溺于酒色,
不思治国理政的印畴。
虽然历史上许多皇帝的确如此,
但梁武帝萧衍却并非这样模。
一手开创南梁后,
他兢兢业业、励精图治,
甚至在晚年清心禁欲。
然而,
他的努力并不能让南梁继续延续下去。
萧衍晚年虽然洁身自好,
甚至不近美妞,
但他在亲缘关系上的失败,
是有目共睹。
遭遇了来自六弟、长女、二子的相继背叛后,
萧衍转而向佛学,
寻求慰抚。
四次舍身向佛,
改变不了他一家之主,
失败的底色,
也难以挽回南梁的气数。
东魏代北魏后,
萧衍做出了令自己晚节不保的一个动举,
那就是让东魏降将侯景,
成为下属。
侯景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不甘之中,
一代开国皇帝,
饿死于自己的殿宇,
国家也分崩离析腐朽。
萧衍的出身一点也不低,
如果放在现代社会,
他妥妥的是个官二代——
他的父亲,
是南齐开国皇帝的族弟人物。
正是因为家庭条件之优,
所以即使身处,
朝代不断更迭的南北朝,
他也能享受资源的一流,
让自己迅速,
成长发育。
因为幼年丧母,
父亲也早早去世,
所以萧衍对亲情骨肉,
格外重视有序。
他想在人世间做出一番成就,
也想好好照顾自己的亲属。
于是乎,
他看中了竟陵王萧子良,
想要在他麾下发挥自己的才华,
以其作为跳板,
一展宏图。
想要成为萧子良的谋士,
那就必须投其所好、得到他的认许。
萧衍对此的办法,
是研究佛学经书。
萧子良性格平顺,
因为知道哥哥文慧太子,
才华远远超过自己,
所以对皇位并没有什么争夺的心绪,
平时最爱和谋士们,
探讨佛学典书。
《梁书》,
对萧衍有过这样的记录:
“六艺都很娴熟,
棋艺登上逸品……
无不精妙之处。”
这么看来,
萧衍的文学才华超于常人,
研究佛学经书,
对他而言,
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务。
凭着出色的文学造诣,
获得萧子良青睐后,
萧衍甚至进入,
萧子良手下最出名的文人集团——
“竞陵八友”。
“竞陵八友”中的人物,
个个都文采四溢,
但要论起谋略双全、文武俱佳,
只有萧衍能为翘楚。
萧子良虽然给萧衍,
提供了“职场”最初的帮助,
但是在文惠太子死后,
萧子良优柔寡断的态度,
让萧衍并不看好,
觉得其不靠谱。
于是,
萧衍一边帮助萧子良,
辅佐病重的齐武帝,
一边在各宗亲里头,
寻找自己的合作人物。
他最后看中的是西昌侯萧鸾,
萧鸾看似在朝堂上默默无闻,
可是齐武帝吩咐的事务,
他无一不干得妥妥帖帖,
井然有序。
这样有城府的人物,
才堪当自己的合作者,
萧衍如是思虑。
在萧子良和皇长孙萧昭业,
斗得死去活来之时候,
萧鸾与萧衍,
已暗中迎取,
大部分朝臣的信任度。
等到萧鸾如愿登上帝位,
萧衍已经位比辅国大臣人物。
萧鸾上位后,
萧衍不仅在文臣里头,
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
甚至因为,
数次成功抵御北魏入侵的经历,
成为了军中新秀。
北魏孝文帝,
是历史有名的贤明君主,
他目光长远,
见到南齐频繁更换统治者后,
立刻生出了南侵的心绪。
身为萧鸾的心腹,
萧衍自然而然地带兵出征去。
“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
人们本以为萧衍,
只是个白面书生,
但贤首山大捷,
让大家意识到,
萧衍果然文武双具,
是个行伍的好才模。壹趣妏敩
建武五年度,
公元498年度,
萧鸾逝世,
他的儿子萧宝卷登上皇位之属。
对于这名幼主,
萧衍并不服气,
萧鸾在位时候,
他能因为忌惮萧鸾,
在人臣的位置上安分守己,
但换成萧宝卷,
萧衍心中称帝的野心,
便开始膨胀下去。
几年前的时候,
在建康城内,
萧衍曾与自己的舅舅——
张弘策,
有过一番耐人寻味的交流。
张弘策与自己的外甥饮酒,
酒到酣时,
便颤巍巍地话语:
“郗家女嫁给你之前,
曾有相面师对她做出过预言,
她未来的丈夫,
将是九五至尊,
前齐刘昱没有印证这个预言,
看来练儿你之后,
会成为天子人物!”
听到舅舅的话语,
萧衍没有反驳,
只是轻声说语:
“天机不可泄露,
舅舅你清楚。”
此时的萧衍默默蛰伏,
只待一个机遇,
便可一飞冲天宇。
这个机会很快便到来喽。
萧衍在朝为官,
权利最大,
除他之外,
其大哥萧懿、六弟萧宏,
同样在为国效力举。
在镇守雍州之前,
为了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
萧衍写信给了自己的几个兄弟,
把他们都调离了京师,
这个风暴中心地区。
但只有大哥萧懿,
在察觉了萧衍的不臣之心后,
坚决与他对拒。
听了舅舅张弘策的劝说后,
萧懿更是大怒,
语:
“我只知道需要我效忠的君王,
不知道他萧衍,
是何许人物!”
萧懿一心忠君报主,
却不知道萧宝卷,
实际上将他视为眼中钉人物。
襄阳城里头,
萧衍正在与自己的谋士们商量事务,
却不想突然听到了,
大哥萧懿身死亡故。
他惊怒交加,
晕倒一度。
醒来之后,
便冷峻地和下属们话语:
“昏主暴虐,
残害大臣,
杀我兄长,
罪恶过于殷纣。
我意起兵襄阳,
与诸公共诛昏主。”
起事之后,
为了让自己更加名正言顺,
萧衍在荆州,
假意扶持萧宝融登基,
打出了与曹操一样,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招数。
这个办法果然奏效,
让他能轻松击退萧宝卷的军队,
重新回到建康城,
也就是首都。
成为建康城实际的掌权者后,
萧衍便频频在心腹面前,
暗示自己称帝的心绪。
沈约,
这个竟陵八友之一,
也是跟随他许久的人物,
明白其心绪,
于是便顺着萧衍的想法语:
“今童儿牧竖,
悉知齐祚已终,
莫不云明公其人物。
天心不可违,
人情不可失,
苟是历数所至,
虽欲谦光,
亦不可得与。”
这话语,
简直不能更符合萧衍的心绪。
于是在一番推辞后,
萧衍最终让远在荆州的萧宝融,
写下了禅位诏书。
公元502年四月,
萧衍称帝,
南梁王朝正式建立,
建康仍为首都。
在萧衍强硬的手段下,
新生政权,
度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头。
双重打击,
舍身向佛缘由。
执御九鼎的萧衍,
此时正致力于,
让王朝统治,
尽可能地延续。
可他不知道的是,
亲缘的不顺,
与军事的失算,
让他在晚年心灰意冷,
最终选择披上袈裟、逃避现实,
走上另一种清心禁欲的人生之路。
在正式登上皇位的当天,
萧衍曾对自己的心腹范云,
也是竟陵八友之一,
说语:
“我的心情十分恐惧,
执掌这个帝国,
就好像在用坏掉的绳索,
将六匹马驾驭。”
范云反应很快,
马上答复:
“希望您能够,
谨慎处处。”
正因有着这样的担忧,
所以萧衍执政之后,
始终过着堪称“劳模”的生路。
无论春夏冬秋,
他都坚持五更天起床,
批阅奏章文书。
建康的冬天十分难捱,
但即使手指冻裂,
萧衍也没有停下,
批阅文书。
但是,
萧衍虽然有心将整个王朝治理好,
他的亲属,
却在不断给他带来困忧。
最让萧衍头疼的,
便是他的六弟,
萧宏这人物
萧宏能力一般,
却喜好奢靡享受。
萧衍成为南梁开国君主后,
萧宏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
在建康城内作威作福,www.sxynkj.ċöm
引得民怨四起,
犯了众怒。
看着众人敢怒不敢言语,
萧宏得意到极度,
甚至放起了印子钱,
让无数百姓破产,
失去田土。
然而,
面对大臣们的弹劾,
萧衍只是轻拿轻放手。
这不仅因为萧衍重视亲情,
不愿处置自己的弟弟,
也因为萧宏,
并没有触及他的逆鳞之处。
只要萧宏没有谋反的思虑,
那就什么都好说开去。
可惜,
萧衍的纵容,
只会助长萧宏的嚣张气度。
萧宏见兄长,
默许了自己之举,
便大肆在建康与地方收刮钱物,
其王府库房中的铜钱,
一度多达三亿文之巨。
可即使看到这样的景象,
萧衍也只是笑着,
拍拍萧宏的肩膀调侃:
“阿六,
你这小日子过得很不错呣!”
眼见到这种地步,
都没有被萧衍罚处,
萧宏不由生出了非分之虑。
他和萧衍的长女,
也就是永兴公主——
萧玉姚一起,
谋划着杀掉萧衍,
自己手握大权属。
谋反的事情败露之后,
萧衍对自己六弟和长女的行为,
十分不解,
同时也是失望过度。
他无论如何,
也不能明白,
为什么自己对亲人们多加厚优,
他们却以怨报德,
想要自己的性命和权属。
亲缘上的不顺,
让萧衍感到无比挫败,
他难以调和自己心中的情绪,
于是转而向佛学经书,
寻求答案和径途。
早在南梁立国之时候,
萧衍便把佛教作为国教,
加以弘扬称誉。
但促使他愈来愈沉迷佛学的,
除了亲缘不顺一事务,
还有浮山堰崩塌事故。
北魏宣武帝病逝后,
其国内陷入了将近十年的混乱时候。
萧衍在政治上颇有建树,
自然不会放过,
这个北上收复失地的大好机遇。
于是他派遣将领前去淮河,
同时建起浮山堰,
希望能一举攻下寿阳地区。
可出人意料的是,
夏季丰沛的雨水,
让浮山堰决堤(公元517年),
淮南数十万民众,
都成为了水下冤魂鬼物。
这次军事的失利,
让萧衍大受打击,
他无法直面这次军事上的惨败,
只好沉迷佛学经书。
《资治通鉴》记录:
“上身服浣濯之衣,
常膳唯以菜蔬。”
为了让自己更加虔诚,
他开始一天只吃一顿,
不吃荤腥,
只吃豆类的汤菜和糙米饭,
并且在五十岁后,
断绝房事,
再也没有宠幸过任何一个嫔妃美妞。
最后,
让萧衍下定舍身向佛决心的,
是二儿子萧综的背叛,
与六弟萧宏的亡故。
公元525年度,
萧衍将二皇子萧综,
派去收复彭城,
可谁知道,
萧综知道了,
自己实际上是前朝萧宝卷之子的事务,
直接背叛了萧衍这位非亲生之父。
公元526年度,
萧衍的六弟萧宏亡故。
第二年度,
也就是公元527年度,
萧衍第一次出家,
三日后返回宫里头。
从公元527年度,
至公元547年度,
萧衍先后出家四次,
求佛之心绪,
不可谓不强烈到极度。
为了将皇帝赎回来,
大臣们前前后后,
捐钱4亿,
瘦了国库,
却肥了庙宇。
萧衍晚年佞佛的行为,
让南梁气血俱虚。
这个曾经风头无两、文武双全的君主,
再也没能燃起万丈雄心的豪举。
他以得过且过的态度,
对待自己的残生,
将南梁弄的乌烟瘴气,
也为侯景的趁虚而入,
提供机遇,
让自己最终晚节不保住,
让帝国分崩离析,
一命呜呼。
(二)
公元547年度,
萧衍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中原长官献地投降,
州郡并入南梁版图。
第二天,
把这个梦告诉朝臣后,
最善于阿谀奉承的朱忠,
立刻说到:
“陛下您的梦向来灵验,
看来一统中原指日可待喽!”
萧衍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于是欢欣鼓舞。
巧的是,
萧衍做完梦的第二个月,
真的有一个将领,
带着自己的人马前来归降,
那就是东魏将领侯景,
他声称自己与东魏新主高澄有仇,
于是想要将自己控制的十三州,
都献给南梁过度:
“黄河以南,
皆臣所职,
(纳土归降),
易如反掌之举”。
看到自己的梦,
果然印验,
萧衍大喜过度。
不过,
他心中对侯景献地的话语,
仍然心存疑虑。
于是他和朝臣商议:
“我国家金瓯无缺,
现在侯景献地,
到底是好是坏?
万一出意外,
悔之何及偶?”
群臣里头,
有同意侯景献地的人物,
也有反对的人物。
然而,
只有一个人明白萧衍的真实意图,
那就是朱异这人物。
他揣摩出,
萧衍贪图土地的思谋,
于是谄媚说道:
“若拒绝侯景,
恐怕之后,
再没有人愿意归降我国度,
愿陛下无疑虑。”
有了这句话语,
萧衍对侯景的归降,
立刻宣布接受。
萧衍想不到的是,
他接纳侯景的举动,
无异于引狼入屋。
虽然侯景先前声称,
自己能为萧衍献上中原十三州,
但实际上,
这些郡州,
绝大多数都在东魏的控制之下,
为了这些地土,
南梁不得不出兵对抗东魏政府。
可惜最后不仅没收回来,
还搭上了一个贞阳侯,
也就是萧衍的侄子萧渊明贞阳候。
侯景担心自己会被萧衍推出,
换回萧渊明,
于是暗中伪造了高澄的信书,
询问萧衍愿意交换是否。
没想到萧衍一收到这封信书,
便迫不及待地回信:
“贞阳旦至,
侯景夕返。”
这下,
侯景可算是看清楚,
萧衍作为君王,
对自己凉薄的态度。
他暗中下定决心,
要造萧衍的反喽。
原本侯景和他手上的军伍,
只不过是乌合之众,
可南梁在萧衍统治晚期,
实在是乌烟瘴气,
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
都无心抗敌酋。
所以,
侯景能用短短十几个月的时间,
攻入建康,
也就不奇怪喽。
公元529年度,
三月十二日夜,
永安侯萧确,
匆匆跑进宫内,
向萧衍报告:
“建康台城失守。”
萧衍此时病倒在床上,
叹息着问语:
“还能不能对付?”
萧确回语:
“军队已经溃散去。”
萧衍听后长叹一声,
道语:
“自我得之,
自我失之,
亦复何恨!”
虽然表面上,
萧衍说自己并不遗憾,
可是自己一手缔造的国度,
最终又被自己毁灭去,
不遗憾,
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话语。
成为侯景的阶下之囚后,
萧衍的待遇,
日益降低下去。
六月十二日,
萧衍躺在宫殿里头,
苟延残喘,
他唇焦口燥,
想要一杯蜜水,
却只能发出“嗬”、“嗬”两声,
然后没了声语。
一代皇帝,
最终落得一个晚节不保之局,
让人不胜唏嘘。
回首萧衍八十六年的人生之路,
他青年名声在外头,
目睹了南齐几代君主更替变故。
中年一手缔造南梁国度,
让其变为了一个“江南佛国度”。
然而在中晚年,
亲缘上的不顺,
军事上的失败,
最终让他走上,
昏庸无为、沉迷佞佛的道路。
虽然萧衍从中年开始,
便清心寡欲,
不近女流,
但是政治上一次次错误的选择,
最终让他将自己一手,
缔造的帝国,
毁灭倾覆。
侯景之乱,
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物。
梁武帝萧衍在位48年度,
是南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久。
侯景发动叛乱,
梁武帝没有想到他的侄子萧正德,
居然“助纣为虐”,
倒向了侯景一方,
他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
居然按兵不动,
坐等他的亡故。
梁武帝被自己的亲人背叛,
但如果按照他所信仰的佛教经书,
这正是“因果报应”,
因为萧衍的前半生,
也是个叛徒!
他毕竟当了三次叛徒。
一是背叛了竟陵王萧子良,
让好友饮恨亡故。
二是背叛了南齐的皇帝萧昭业、萧昭文,
甘愿做篡位者萧鸾的走狗。
三是背叛了南齐国度,
废杀了萧宝融,
篡夺了南齐的皇位,
建立梁朝国度。
在四十多年后,
靠着叛变起家的萧衍,
也因下属和亲人叛变,
而身亡国覆。
(三)
陈庆之,
公元484年度-539年度,
字子云,
义兴郡国山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物。
南朝梁名将人物。
陈庆之身体文弱,
难开普通弓弩,
不善于骑马和射箭,
其发迹时年已40岁数,
在古代已是近暮年之人物,
而后却能创出震古烁今的军事成就,
让人啧啧称誉。
陈庆之能崭露头角,
得益于他自幼追随,
在梁武帝萧衍的身边,
随侍左右,
天天陪皇帝弈棋,
应该是从龙日久,
陈庆之也沾染了点龙气,
在与皇帝弈棋的日常中,
摸索出,
往后军事斗争的策略技术,
也就是开窍喽......
初期经历参与,
一些平叛、守城的军事行动,
为往后的军阵生涯积攒了经验分数。
当时,
各路名将荟萃,
诸如北朝的尔朱荣,
亟待发迹的宇文泰、高欢等六镇十八路将帅,
南朝与其同期的沙场名宿韦睿、曹仲宗等人物,
都是陈庆之无法望尘的大牛。
陈庆之一无门阀背景,
二无久经战阵的军事资历,
三则个人身形瘦弱,
武功平平,
在常人眼里头,
无论怎么瞅,
都与统军御将不搭噶,
但这就是陈庆之的过人之处。
作为皇帝身边的弈棋童子,
陈庆之能潜心侍奉,
机遇来临时能跃身而起,
将机会牢牢抓住,
并且适时斡旋其中,
发挥关键作用,
对局势起到巨大的推动用处。
比如他的成名之战——涡阳之战,
起先以几百骑兵士卒,
阻滞了北魏十五万大军,
在战局胶着了一年之后,
己方统帅想溜之大吉,
陈庆之逼宫夺权,
率领全军连破魏军十三道营垒,
魏军全溃,
取得大捷胜局。
从中可以看出,
陈庆之有项羽之风度,
极富魄力与决断力,
敢于打破桎梏,
有破釜沉舟的勇度。
但最让人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