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孩子的“小毛病”,不能成为你打骂孩子的理由——“砍掉”孩子身上的小毛病
的表现蒙混过关,孩子就会学着有意说谎,并渐渐发展为一种欺骗手段。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纠正孩子说谎的坏毛病呢?
第一,不要忽视说谎的严重性。
在孩子说谎后,不要过分宽容,一笑带过。请记住这样的微笑就是对说谎的正面鼓励,在收到这样的笑容后只会让孩子更加肆无忌惮地说谎。
孩子在最初学会说谎的时候,一定会紧张,他害怕谎言被识破,但是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希望能平安过关。只要一次过关,他以后的说谎次数就会渐渐变多,直到被家长发现。所以对于孩子的说谎问题,还是要早发现,早处理。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应该时刻注意孩子的行为,多与孩子交流。
第二,找出孩子撒谎的原因。
家长发现孩子说谎,如果不问清楚原因就随便一顿棍棒相加,是起不到任何纠正作用的,说谎并不能成为打骂孩子的理由。家长发现孩子说谎后,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并找到他说谎的原因。家长可以通过与学校方面沟通,也可以和孩子直接沟通或通过孩子的同学间接沟通,查明原因,切勿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妄下定论对孩子进行责罚。
孩子撒谎的情形主要有:儿童因为好奇心而不自觉滋生出的想法;儿童好胜争强,通过谎言达到心理上的自我安慰;小孩模仿大人说谎;为了虚荣心而刻意编造的谎言;为了义气保护自己同伴而编造的谎言;孩子为了逃避说出真话后的棍棒相加,说谎变成了自我保护手段。但不论孩子是出于哪种原因说谎,家长都应该加以制止并善加引导,避免其日后再出现说谎的现象。
第三,对待说谎要恩威并用。
很多孩子说谎的原因都源自家长,本来是花季雨季的年龄却在家长的棍棒教育下委曲求全。孩子犯错很正常,但家长对待孩子犯错的态度却需要慎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当孩子说谎时,家长既不能听之任之,但也不能体罚,一切的惩罚都应该以爱护孩子为中心。在纠正孩子的行为时,家长要细心地观察,耐心地指导,这样的教育方式比粗暴地纠正孩子的错误效果更明显。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相关的寓言故事,让他从这些有趣的故事中明白,只有做一个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和尊重,而说谎则会失去大家的信任。同时家长还要表示相信孩子这次说谎是无心的,以后一定会做一个优秀诚实的好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说谎的弊端,纠正孩子说谎的坏毛病。www.sxynkj.ċöm
第四,为孩子培养诚实的品质。
诚实作为一个人良好的品格,大多数形成于儿童时期,这一时期,家长应该让孩子意识到诚实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而说谎,是言行不一的表现,会对个人的人格产生负面影响。
《郁离子》上记载了一个关于失信而丧命的故事:有一个商人,非常有钱,有钱的商人坐着船过河时,不慎船翻了。商人站在船上大喊救命,他说如果谁能救他他一定给对方一百两金子作为酬谢,最后一个老渔夫把他救上岸。可是,这时候商人又反悔了,只付给老渔夫十两金子,并声称他只是个老渔夫,能得到十两金子已经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了。
岂知天有不测风云,这次又是在同样的河边,商人再次掉进河里,遇到同一个渔夫,渔夫这次提醒周围的渔民这就是上次那个不守信用的商人,于是,没人再救他。
人在社会中,一定要讲诚信。而习惯说谎的人,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纠正孩子说谎的毛病,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让他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本节家教智慧
“教育无小事,事事有教育”,不要忽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任何一件小事,它可以帮助孩子改掉身上的坏毛病。说谎也是一样,家长在平时多给与孩子一些关心,发现有说谎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帮助孩子“戒谎”。
不要以为给孩子灌输一些关于诚实是种美德的信息就可以纠正孩子说谎的毛病,孩子也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以,要纠正孩子说谎的毛病家长更需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毕竟孩子不是比诺曹,孩子说谎时没有任何明显的标志。
3
帮助孩子克服拖拉的毛病
孩子写作业慢,做事拖拉,让家长很头疼,有些性子急的家长甚至会因为孩子有拖拉的毛病打骂孩子。可是,孩子有拖拉的坏毛病就可以作为家长打骂孩子的理由吗?儿童心理专家指出,面对孩子磨蹭、拖拉的毛病,不要第一时间就指责,而应该通过观察找出孩子拖拉的原因,并帮助孩子克服这一毛病。
一部分孩子可能是先天的“慢性子”,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慢性子”,可以说孩子做事拖拉一定有原因。从外部原因来讲,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和家人督促等,从内部原因来分析,就是孩子刻意而为、贪玩、心理压力过重等。专家建议,家长在发现孩子有拖拉的习惯时,不要急于打骂孩子,而是要先分清楚孩子拖拉是内因还是外因,再找到相应的办法矫正。家长务必要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就帮助孩子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
纠正孩子拖拉的毛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改变孩子拖拉毛病的前提就是树立正确的时间观,有很多孩子并不知道时间是什么,或者时间对他们而意味着什么。树立时间观念对于提高孩子的办事效率至关重要,首先,一个有时间观念的人做事情会有计划,在执行中会更有条理,做起事情来也更灵活有效。
孩子的成长是个不断向前的过程,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形成时间观和世界观,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向孩子讲解一些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或是在房间张贴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这是几种很有效的方法。
第二,培训孩子的注意力。
在平时学习中孩子不论是因为不感兴趣还是因为贪玩而不能集中注意力,家长都需要帮助孩子培养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只有在专心的状态下做出的选择才能达到最高效率。家长对孩子注意力的培训一定要认真负责,在孩子很专注地完成一件事情后及时给予孩子奖赏,没完成则劝孩子不要气馁。
第三,鼓励胜于批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皮格马利翁效益”,家长的掌声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鼓舞,在这种“期待效益”下,家长对孩子的期许才会得到满足。夸赞和鼓励可以使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期许,鼓励的次数越多,孩子就越有可能做成一件事。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及外界的正面刺激,自然可以渐渐改掉拖拉这个坏毛病。
那么家长自己该怎么做呢?比如孩子做得比之前稍微快了点,家长可以鼓励孩子,“
第十章 孩子的“小毛病”,不能成为你打骂孩子的理由——“砍掉”孩子身上的小毛病(2/3).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