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王阳明(第二部:知行合一)》(5)
府门上粘了个揭帖。”
听了这话李东阳有点儿惊讶——倒不是有人往他府门上粘揭帖让他惊讶,因为这几年经常有人往他的大门上贴东西,骂他李东阳的八辈儿祖宗,还有人往院里扔石头,往朱漆大门上泼粪水,什么事都出过。家人们总是想办法瞒着,不让他知道。可这次管家居然肯把揭帖拿给他看,李东阳觉得奇怪,没看揭帖,先问了一句:“写的什么?”
“是一首诗,文辞还不错,可不知是什么意思。”
李东阳接过那张纸来,见上面果然是一首诗:
文名应与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已西。
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
看罢诗文,李东阳淡淡一笑:“这东西不错,可以留着。”
管家刚才也觉得这首诗词句不错,看不出有什么不敬之意,这才敢拿给李东阳看。现在李东阳看了也说这诗“可以留着”,管家实在压不住好奇心:“老爷,这诗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李东阳滚蛋’的意思,不过说得还算客气。”李东阳嘿嘿一笑,“满朝阉党抓的抓杀的杀,全都办了,唯有李某人还没倒台,就有人出来告诫李某:‘行不得也,不如归去!识趣些好,省得别人来办你。’好歹没骂我的祖宗,算是留情了。”顺手把揭帖放在桌上,上了轿往紫禁城去了。
刘瑾死了,天下人都高兴了,李东阳更是快活得不得了。看了这道骂人的揭帖也不生气,倒觉得挺有意思。
刘瑾活着的时候李东阳上要应付权阉,尽力保全朝中正直之士;下要受世人诟病,别人骂什么他都得听着。苦苦熬了几年,终于熬到刘瑾伏法。想不到刘瑾死后朝廷大治奸党,科道御史们把他李东阳也当成“奸党”一起弹劾了。对此李东阳有些惊讶。以前他曾心存侥幸,也许别人会体谅自己的苦衷,给他留一点儿面子。结果并无侥幸,在御史们的笔下,“李东阳”的名字还是上了奸党的榜单。
幸亏李西涯并不是特别招人恨,尤其正德皇帝、内阁次辅杨廷和、大功臣杨一清和新近取代刘瑾地位的司礼监掌印张永都不恨他,所以朝廷并没把他李东阳当“奸党”来治。李老头儿仍然以首辅的身份留在内阁。
有那么一阵子,李东阳觉得也许是自己的机会来了。
从弘治八年入阁到现在十来年了,李西涯办了无数国家大事,经验老到。以前权阉横行,办不成事,现在奸党尽扫,旧制尽复,大明朝廷又显出一副海晏河清的新面貌来,李东阳若在此时大展拳脚,兴利除弊做几件大事,将来致仕还乡的时候,在楚地乡邻面前也有个交代,不至于让别人戳脊梁骨,骂他是个老浑蛋。
有了这个盼头儿,李东阳抖擞精神,鼓起勇气,准备好好做几件大事给天下人瞧瞧。
也巧,这天早上李东阳刚进签押房,宫里传出旨意,召他去东暖阁议事。现在李东阳是一心急着想要办事,脚步如飞赶了过来。
朱厚照正在御座上批阅奏章,见李东阳来了,也没怎么客气,直接就说:“老先生,朕想从宣府调三千边军入京操练,同时调京军去宣府补足兵员,你意下如何?”
听皇帝忽然说出这么个主意来,李东阳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边军是明军中的精锐,京军是保卫京畿的骨干,这两支军马都是大明朝最能战的队伍。可京军边军建制不同,操练不同,战法不同,粮饷供给也不同,完全是两个体系。最要紧的是:京军是皇帝亲军,都是皇帝亲信统率;边军却在边关将领麾下,未必可靠。所以京军、边军是不能互调的。现在皇帝忽然提出京军边军互调,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臣以为此议不妥……”
李东阳一句话还没说完,朱厚照已经虎起脸来:“是不是但凡朕的主意,你都觉得不妥?”
李东阳跪在朱厚照脚下,低下头拼命平定情绪,在心里一遍遍反复告诫自己:皇帝诛杀刘瑾,下诏恢复前朝旧制,这说明皇上已经长大了,是个明君了。自己在言行上千万不能急躁,精神上更不能颓唐,要一心一意辅佐天子,推出一个君臣和乐的“正德盛世”来。
眼下皇帝想让京军边军互调,这个主意不妥,自己身为首辅,必须把不妥之处逐一奏明,这是身为臣子的职责所在。
“皇上,臣以为召边军入京有诸多不便:
“其一,京军边军各有辖地,各归统属,有紧急军情时互相应援,无事不可轻动;
“其二,京军不习野战,以不习野战之军戍边,一旦接敌不利,必堕国威;
“其三,京军忽然调往边地,沿途官府百姓不知缘故,必然惊疑;
“其四,京军将官多为京中子弟,到边地后不知自律,将官护短,或会引发掳掠奸淫之乱,骚扰地方;
“其五,边军将士骁悍粗野,一旦进入京师,仗着皇上厚爱,恐怕会欺压京城军民,蔑视官府,日久难以处置;www.sxynkj.ċöm
“其六,京军边军互调,使军士抛弃骨肉离乡背井,冷暖不合,水土不服,给养供应难以为继,诸多问题不可不三思;
“其七,京军边军互调,除平日粮草之外还需另增军粮调度,除了饷银花销,又需额外赏赐,现在又没有紧急军情,白花这些钱干什么?
“其八,京军边军各自调动,军马来往交错,闹得地方不宁,引起麻烦就不好了;
“其九,京军到边地,暴露出京营空虚、兵士软弱之弊,让蒙古人看到空子,只怕会引来兵祸;
“其十,西北九边九镇共同对敌,互相策应,正是唇齿相依,现在忽然调动兵马,倘边关有失,谁来负这个责任?”
一个老臣子,跪在皇帝面前转眼间说出这么一大篇道理,李东阳果然还没老。弘治朝传颂的“李公谋刘公断”真是名不虚传。
可李西涯谋略再深也劝不动朱厚照。
正德皇帝命令京军、边军互调,其实只有一个原因:边军彪悍勇猛,能骑善射,可以陪着皇帝行围射猎,或者玩个“行军布阵”的花样给皇帝解闷儿。想不到自己设计的小游戏竟被阁老驳了,朱厚照心里很不高兴,冷冷地说:“老先生说话危言耸听,京师团营兵精将勇、器械精良,和蒙古人对阵绝无疏失。何况朕此次只调宣府军三千人进京,区区兵力能影响什么?”
“可此例一开,以后……”
李东阳话还没说完,朱厚照已经站起身来:“不必说了。朕意已决,内阁拟旨就是了。”说完转身就走,把李东阳扔在了东暖阁里。
见皇帝从暖阁出来,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赶紧一溜小跑跟在身后。朱厚照出了乾清宫,上了銮舆,吩咐张永:“朕到南海子散散心,你去盯着内阁,赶紧把票拟送上来!”言毕,在一群太监前呼后拥下径自去了。sxynkj.ċöm
张永躬身相送,直看着皇帝出了乾清门,这才一路赶到内阁签押房,不想文书报说:“首辅被召进乾清宫说话,还没回来。”
这半天了,怎么李东阳还没回来?
张永只得一路又找回来。一进暖阁,只见李东阳还像刚才一样跪在御座前,低垂着头一动不动。这一下真把张永吓了一跳,以为老先生身子不好,出了什么事!赶紧抢上前来搀扶,见李东阳两眼通红,满脸都是眼泪鼻涕,原来是跪在御座下大哭了一场,一直哭到这会儿。
说实话,张永不是个软心肠的人。当年他和刘瑾一起斗败内阁,这次他又和杨一清一起算计了刘瑾,把昔日的老朋友千刀万剐,也没手软过。可现在眼看这个枯瘦的小老头儿跪在御座前哭成这个样子,张永也觉得鼻子发酸,忙把李东阳搀扶起来,小声劝道:“老先生,算啦!都这把年纪了还较什么真儿?将就着过得去就行了……”
李东阳抬起衣袖抹了把脸:“调边军入京的票旨内阁不予撰写!请张公公帮着劝劝皇上,一定收回成命,收回成命!”
回到内阁签押房,李东阳一句话也不说,搬把椅子坐在门口倔头倔脑地等着,看皇帝是回心转意,还是来治他这个首辅的罪。
都行!回心转意当然好,治罪也行,下诏狱打板子怎么都行,最好一顿板子把这个百无一用的老废物打死!
此时此刻李东阳什么都不在乎了,什么都不害怕了。要么皇帝像点儿样子,听他一句劝;要么就治死他李东阳算了。这个又瘦又弱窝窝囊囊的老东西,这个缩着脖子跟阉党混了三年的老王八!到今儿,还活着干什么?
这一等直等到下午,张永慢吞吞地走了进来:“老先生,皇上从南海子回来后,听说老先生……”说到这儿,忍不住偷看了李东阳一眼,把“皇上大发脾气,在乾清宫里拍着桌子大骂李东阳”的话咽了回去。
可张永毕竟是个奴才,皇帝骂人的话他可以瞒着,皇上让他传的口谕他不能不传,也不敢减省一个字:“皇上口谕:李东阳这是要干什么!朕就在乾清宫门前坐等,必得见了票旨才罢!”
皇帝的责问虽然凶狠,可李东阳脸上毫无表情,就像没听见一样。张永知道这老头子真是犯倔脾气了。要在以前张永未必会维护李东阳,可今天也不知怎么,这个老太监觉得自己真该护着首辅,不然,有些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老先生,皇上让京军边军互调,也有皇上的道理,你这么僵持下去是何苦来?”
沉默半晌,李东阳低声说:“京军边军互调的旨意内阁不予撰写!请皇上收回成命。”说完这句之后,就再没有二话了。
张永又在边上呆站了一会儿,无法可想,走了。
这一次乾清宫里再无消息。
李东阳孤坐在签押房,脑子里一片空白,也不知这会儿自己是活着还是已经死了。就这么坐着,坐着,不知不觉天已大亮,张永又悄没声地进来了:“老先生,皇上已经发出内旨,直接送到兵部衙门去了……您在这儿坐了一宿了,回去歇息吧。”
内旨,内旨,皇上已经不拿内阁当回事了,不拿他李东阳当臣子看了,连骂都不骂了,连打都不打了,罪也懒得治了,干脆自己写了圣旨直接发到兵部去了,把李东阳和内阁都扔在一边儿了。
到这时李东阳才明白:为什么当年皇帝罢了刘健、谢迁,却硬要把他一个人留在内阁,原来皇帝只是利用他这个前朝老臣来制约刘瑾。这些年刘瑾祸乱朝政,欺凌百姓,贬官杀人,李东阳东挪西挡,忍辱负重,像只驮石碑的老王八一样苦撑局面,早先他以为是自己命苦,现在才知道,原来他这只老乌龟被正德皇帝留在内阁,根本就是做这个用处的。
现在皇帝把大权揽到手了,刘瑾倒台了,朝局稳定了,杨廷和、杨一清上来了,接掌司礼监的张永也不敢有丝毫跋扈了,朝廷里用不着他这个前朝留下来的老废物,也该被皇帝一脚踢开了。
亏他李东阳在朝廷混了大半辈子,真是傻到头啦!到这时候还在一厢情愿地想着为国尽忠,给皇帝卖命,还想把自己仅剩的这点儿骨血全都熬干,拼着命再去打造一个“正德盛世”。
笑话,真是笑话!传出去,把天下人都给笑死喽……
此时此际李东阳已欲哭无泪。半晌,终于从胸臆之间叹出一口气来,缓缓起身走出了签押房。
文名应与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已西。
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
原来人家这个揭帖不是挖苦,倒是一句劝人的话。李东阳,真的该滚蛋了。
在内阁签押房坐了十几年,心血熬干了,气受够了,人也快死了。今天这一去,再不回来了。
第二十六章《王阳明(第二部:知行合一)》(5)(3/3).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