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速打开
第一百零三章 变法,迁王恭厂,关于大爆炸!
张凤仪是大明著名女将秦良玉儿媳,万历朝兵部尚书张五殿之孙,其父亲张铨本是辽东巡按,在建奴攻陷沈阳时自刎殉节。
所以,张凤仪算是忠良之后。
她本人在历史上也于崇祯年间为大明战死沙场。
如今张贵举荐她,自然是因为对历史的熟知,而知道她和她背后的秦家与张家皆是忠实可靠的家族。
天启当然也清楚张凤仪,便笑道:“看得出来,你是真的在认真为皇长子的安危考虑。”
张贵道:“陛下,此事宜秘宣张凤仪进宫。”
“朕知道。”
天启点了点头。
转眼便到了天启六年,张凤仪已被秘宣进宫中陪伴皇长子。
在西林书院读书的吕诚、陈子龙、徐孚远等士子也因为对江南底层百姓的调查很仔细,且对社会改良颇有见地,在这段时间内,被天启征召为内阁中书舍人,并随夏允彝进京,在制策司行走,参与变法条例的制定。
最终,在这些人与天启、张贵、袁可立等君臣日夜讨论数日后,制策司就制定了接下来的具体变法条例。
为示无私,主持变法的袁可立自请先在自己家乡试点。
夏允彝便被任命为睢州知州,负责在睢州试点推行新制定的变法新政。
睢州在嘉靖朝已被降为散州,相当于县。
天启还下了特旨,夏允彝直接听命于天子,是代天子为睢州父母官,并可代天子在睢州行一切改制之事。
河南巡抚和巡按等官自然无权指使夏允彝。
夏允彝已投在张贵门下,在离京赴任前,张贵也就对他嘱咐交待了一番,而在领了张贵的指示后,他才正式离京。
天启六年年初的大明朝,看似风平浪静。
朝堂上没有什么风云,边镇上也安静得很,努尔哈赤兵败宁远,且在接下来开始发兵蒙古,不再针对辽东发动大规模进攻,明显有意在降服蒙古后,好便于直接入关劫掠为自己的后金政权输血。m.sxynkj.ċöm
按照原历史的发展,一直要等到历史上的崇祯二年,建奴才会对大明发动大规模攻击,且造成了己巳之变。
己巳之变是建奴开始大规模入关劫掠大明的开始,使得京畿附近被大肆洗劫,人口粮食被大量掳走,相当于给大明心脏上直接来了一刀。
而在这之前,会暂时平静一段时间。
但也就三年多而已。
而要阻止这一事变的话,历史其实给张贵的时间并不多。
当然,会不会还是只有三年也不一定。
因为历史上皇太极能成功领兵十万入关,大掠京畿,和天启七年皇帝去世,军事战略改变以及蒙古诸部被降服或许有关系。
张贵这些日子已在西山
打开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第一百零三章 变法,迁王恭厂,关于大爆炸!(1/3).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