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历史、人物总概括二
多谢各位观看,继续诉说历史人物的多彩人生。
第42、43、44、45、46、47、48、49章。涉及人物:何仪、黄邵、何曼、曹洪、糜贞。
人物:
伺仪:生卒年不详,东汉时期人物,曾参与黄巾起义。黄巾之乱后,一直占据汝南与颍川一带,深控曹操之后,袁术、孙坚之侧后,处四战之地。据《三国志》记载,何仪与刘辟、黄邵、何曼等人,各拥有数万军队,先响应袁术,后来依靠孙坚。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2月,曹操带兵攻击,杀死刘辟与黄邵,何仪主动率众投降。《三国演义》中败逃后被义勇军将领的许褚给活捉,献给当时好友曹操,曹操加以处斩。
历程:黄巾将领→纵横汝颍→兵败亡曹。
黄邵(shao,四音):?-196年,一说197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将领。黄巾之乱后,一直占据汝南与颍川一带,与刘辟、何仪、何曼等皆率兵上万,深有潜响。公元196年2月,曹操进兵破袭汝颍黄巾,黄邵、刘辟兵败被杀。《三国演义》中黄邵名为黄劭(shao,同音),应为作者误记。与吕布相持的曹操为解兵粮之急,进军汝颍,攻打黄巾,作战中黄邵被曹军部将李典擒获,旋即被曹操下令处斩。
九七死因:关于黄邵卒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的记载始见于《三国志·于禁传》: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于雍丘,皆拔之。从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粱,邵等夜袭太祖营,禁帅麾下击破之,斩(辟)邵等,尽降其众。迁平虏校尉。从围桥蕤于苦,斩蕤等四将。翻译:(于禁)随从曹操攻打寿张、定陶、离狐,在雍丘包围了张超,占领了四座城池。又随曹操讨伐黄巾军刘辟、黄邵等部,屯扎在版梁。黄邵等乘夜袭击曹操营寨,于禁领部下迎击,打败了敌人,杀死了黄邵等,迫使敌人全部投降。于禁升任平虏校尉。然后再度跟随曹操在苦县包围桥蕤,斩了桥蕤等四名敌将。
张超是张邈之弟,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十二月被部下杀死。桥蕤(rui,二音)是袁术部将,公元197年死于战事。时间有了脱离,于禁传并未记载详细的时间,以事件先后顺序来列,故黄邵卒年在公元196-197年期间。
历程:黄巾将领→据汝霸颍→败兵卒曹。
何曼:?-196年,黄巾军将领。何曼属于汝颍地区黄巾军的一支,负有勇力,自号“截天夜叉”[形容一个人的身手高超,敏捷迅速。]。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领兵讨平黄巾军,被曹操击败。《三国演义》中何曼与曹操部将曹洪大战五六十回合,被用拖刀计[与敌人骑马作战时佯装拖刀败走,引敌将来追,等到敌将追到身后趁敌人得意洋洋之际忽然回身,以自身为轴,挥舞大刀做360度圆周运动的横劈,有由下向上劈斩的作法。凭借马的冲力与爆发的臂力,加上突然性的进攻,致命性很高。]砍死。
关于曹洪与何曼的相斗留下了嘉靖本[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所留下的演义版本]与毛本[明藏书家毛晋所刻的书,又称汲古阁本。]的描写,精采有加。
历程:黄巾将领→汝颍之勇→败亡于曹。
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也有堂弟或族弟的说法]。曹洪从曹操陈留起兵就应入军中,随其征战四方,多有舍命相护之时,令曹操受洪德,深得器重。曹洪数次脱难于危机,也有福将之本。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曹操起兵讨伐董卓,与其余各诸侯组成讨董联军,兵指洛阳。不久破华雄、退吕布、克虎牢,迫使董卓迁都长安,联军攻占洛阳。然而,攻下洛阳后,盟主袁绍面对追击董卓的重大决策不思前追,其余人也持观望态度,希望保有实力。
独有曹操单领上千士兵孤军到了荥阳,却被董卓的部将徐荣伏击大败,自己的马也在战伇“所乘马被创”,中箭而亡,步行快行。时董军追袭甚急,将领只有曹洪随身。曹洪见状就跳下马来,把坐骑“白鸽”让给曹操,曹操推辞不受,曹洪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即“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不能没有您啊。”于是步行和曹操到了汴水边,水深流急,不能涉水过河,曹洪沿着河道搜寻,终于寻到一只渡船,于是曹操得以渡河,返回到谯郡。m.sxynkj.ċöm
陈温[字元悌(tⅰ,四音),汝南人。汉末扬州刺史,陈寿认为被袁术所杀,裴松之则认为死于疾病。]与曹洪是好友,曹洪曾领家兵千余人和陈温一起去招募士兵,募得庐江上等兵二千人,东到丹杨,又募得数千人,带着这支队伍,与曹操在龙亢会师。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第二次东征徐州时,张邈、陈宫举兖州叛迎吕布。当时兖州一带正闹饥荒,曹洪在前开路,占据了东平、范县,征集粮食以接济后续部队。曹操在濮阳征讨张邈、吕布,将吕布击退,曹操遂占领了东阿,转而又攻克了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等十余座县城,开始逐步稳固自己的根据地,曹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战略起到重要作用。
曹洪在这些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任命为鹰扬校尉[东汉献帝兴平(194—195)年间曹操置,以曹洪为之,位在扬武中郎将下,另一说曹操于建安196—220中置鹰扬将军,以曹洪任之。见《三国志·曹洪传》],迁为扬武中郎将[东汉献帝兴平194—195年间曹操置。为领兵武职,曹洪自鹰扬校尉迁此。三国吴亦置,孙奂【195-224年,字季明,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第四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弟。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奂兄长孙皎去世,奂统领其兄军,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以此领江夏太守]。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洪奉命率军先行西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时,曹洪获授谏议大夫。又作为别部征讨刘表,击败刘表的将领于舞阳、舞阴、叶县、堵阳、博望等地,扩大了曹操的统治地区,震慑了刘表,使不敢兴兵来犯。壹趣妏敩
曹洪因战有功,迁为厉锋将军[汉末已有,南朝梁时实行军职管理,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七班。南朝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时罢。北魏亦置,为八品下,后改为从八品],封国明亭侯[亭侯,汉封侯位的一种,属于关内侯中其一类,低于列侯一等。亭是一种负责治安的地方机构,食邑另封,以上递进为乡、县侯。国明是个别号或地名称,如关羽汉寿亭侯,刘备宜城亭侯]。
曹洪屡次追随曹操征伐,拜都护将军[东汉初光武帝以贾复为之,从光武出征,监督诸将。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夏侯渊自护军将军迁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平定巴郡。三国魏及西晋初为禁*官,统原属光禄勋的虎贲中郎将等五署,掌宫庭宿卫。武帝泰始三年公元(公元267年),罢]。
建安四年(公元200年),曹洪与徐晃破濦(yin,一音)强叛军祝臂。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十月,曹操在许攸的建议下,率轻兵奇袭乌巢,留曹洪、荀攸坚守营垒,袁绍得知消息后,派张郃、高览猛攻曹操大营,在曹洪与荀攸的坚守下,张郃、高览无法攻破。
待曹操火烧乌巢后,张郃与高览烧毁了攻营的器械,到曹营去投降。曹洪生怕中计,不敢接受他们投降。荀攸说:“张郃因为计策不为袁绍采用,一怒之下来投奔,您有什么可怀疑的!”于是接受了二人的投降。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军下辨;曹洪奉命拒之。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派遣将军吴兰屯下辩,曹操派遣曹洪征之,以曹休为骑都尉[汉武帝始置。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晋以后历代沿置,唐为勋官十二转之第五转,相当于从五品。宋、金沿置。元、是从四品。明文官别为赞治少尹。清为世爵名。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改拜他喇布勒哈番汉名骑都尉,在轻车都尉下,云骑尉上],作为曹洪军事参谋。
曹操在出征前对曹休说:“你虽名为参军,但其实就是这支军队的主帅。”曹洪得知此令后,也把军中事务委托给曹休负责。当时刘备见曹军进至下辨,于是遣张飞屯驻于固山一带,声称要切断曹军的后路。曹洪与诸将进行商议后都对是否继续进军犹豫不决,曹休说:“刘备的军队如果真的要切断我军后路,就应该隐蔽地行动,暗中设伏。如今却先虚张声势,说明这只是刘备等人的疑兵之计。我军应该趁敌人尚未在下辨集结大军之时,尽快击破吴兰。一旦吴兰被击败,张飞的疑兵就毫无意义了,必定会自行退走的。”
曹洪听从了他的建议,进兵攻打吴兰。曹洪大破吴兰,斩其部将任夔(kui,二音)等人。其后的庆功宴会上,曹洪大摆酒宴,让歌女穿着薄衣踏鼓,在场的人大笑。杨阜严厉斥责曹洪说: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何有於广坐之中裸女人形体!虽桀、纣之乱,不甚於此。”于是愤然辞出。曹洪马上下令女伎停演,又请杨阜还座,成“肃然惮焉”。
曹洪勇负盛名,在失去重塞汉中的平势下能抵抗猛将张飞,已属不易;位高乐盛时听从别人的正见,听议取战,酒宴停演,无一不彰显了他作为一方之领时的出色能力,为稳固曹魏西北方防线起到了一定作用,让刘备“出喉伸舌”的计划受挫,图谋凉、雍州的设想给刘备增了几分空想。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即位时,曹洪担任卫将军,后转任骠骑将军,进封野王侯,进邑千户,并前二千一百户,位特进[西汉后置,对列侯特殊地位者的恩宠,上朝会礼仅次三公]。后徙封都阳侯。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洪家富但性格吝啬,曹丕年轻时曾向他借钱而不获,因此怀恨在心,同时为稳固皇位,即借曹洪的门客犯法一事,将曹洪打入大牢并要处死。群臣前去说情,没能奏效。
曹丕以罪收曹洪时,曹真正在左右,说道:“如今陛下若是诛杀曹洪,曹洪一定认为我是在背后谮言陷害他了。”曹丕反口道:“是我自己要处理他,你又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曹丕生母卞太后闻后,怒斥他说:“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即“曹洪从沛国起追随你父亲征战,到现在镇守大梁(今河南开封,离魏都河南许昌很近),立下汗马功劳,没他在就没有今天的时日。意里表明不能现在因为这些小事,诛杀功臣。其后又以废后威胁正得曹丕宠爱的郭皇后,放出狠话:“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废后矣。”
郭皇后痛哭,屡次请求曹丕赦免曹洪。曹洪因财生灾祸。当初,曹操为司空,由己身以下,每年发起调查,使本县县令评官吏家财。当时谯令平曹洪赀财与公侯之家相等,曹操便叹道:“我家赀那得如子廉耶!”可见曹操很早就发现曹洪财多亦受人诬害,为此叹息。只是曹操可能没想到,害洪的正是自己之子。
在群臣的劝谏、二后的压求、社会的抱怨的三重势迫下,五月。曹丕便将曹洪免为庶人,削夺官位、爵号、封邑。卞太后又为曹洪请言,曹丕于是归还曹洪的家财。
曹洪本知将死,又得赫免,大喜,上书赔罪道:“臣少不由道,过在人伦,长窃非任,遂蒙含贷。性无检度知足之分,而有豺狼无厌之质,老惛倍贪,触突国网,罪迫三千,不在赦宥,当就辜诛,弃诸市朝,犹蒙天恩,骨肉更生。臣仰视天日,愧负灵神,俯惟愆阙,惭愧怖悸,不能雉经以自裁割,谨涂颜阙门,拜章陈情。”
五月,曹丕驾崩,太子曹叡即位,拜曹洪为后将军,改封乐城侯,食邑千户,赐位特进。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洪复拜骠骑将军。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曹洪逝世,被追谥为恭侯。其子曹馥嗣侯。正始四年(公元243年),从祀于曹操祖庙。
《三国演义》中曹洪生平基本上与正史相同,在一些细事进行了扩补和虚构,如潼关战马超,搏斗又护操的新护主事例,尽是如此,也让曹洪忠勇,护主的形象丰实了不少。
轶事典故:曹家白鹄(多音字,hu,二音;gu,三音):曹洪家中非常富有,骏马成群。曹操讨伐董卓,夜里行军时丢失马匹,曹洪将他所乘的马让给曹操。这匹马名为“白鹄”。此马奔跑之时,只察觉到耳边有风声,马蹄好像并未践地。到达汴水旁时,曹操无法渡河,曹操于是拉着曹洪上马共同乘坐,行数百里,瞬间就到达。马蹄的毛没有被水沾湿。时人称其为乘风而行,也是为一代神骏。有谚语称:“凭空虚跃,曹家白鹄。”
恩仇司马:司马懿好学博才,曹洪自以为才疏,下身想让布衣的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却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
两个故事,一富一救主,一恨一名臣。虽各有得失,乃至断送自家江山,但后事又有谁可料呢?因曹洪,魏武可存活,晋祖才已出,两个叱咤风云的人杰得以展尽风姿,给历史涂写精彩的一笔,论如此,曹洪确实不愧“福将”之命!
曹洪兴于乱世,随兄扬名立万,忠勇果率,劳苦功高。在曹操的扩张时期和巩固时期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大魏社稷之固臣也。然他贪财好积,成“富可敌国”难免被当权者所忌,乃至起杀心。虽未死于这场“以小化大”的杀案,曹洪已不得先前重用,几年亡终,也倒有让人叹物切情之感。
历程:从兄起兵→献马救主→大战四方→筑营守袁→汉中退飞→因财困劳→魏之福将。
糜贞:即糜夫人,生卒年不详,东海朐(今江苏连云港)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妻,安汉将军糜竺之妹。在刘备兵败徐州,困顿时,糜竺倾其家财相助,并把妹妹嫁给他,“于时困匮,赖此复振”。《三国演义》中,她性情贞烈,长坂兵败后,怀抱年仅两岁的刘禅在乱军中走散,被赵云发现;但糜夫人因为赵云只有一匹马,不肯上马,在将阿斗托付给赵云后投井而亡。
历程:糜家千金→嫁刘为妻→投井身亡(不知所终)。
第50、51、52、53、54、55、56、57章。涉及事件:曹吕兖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