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如花
战派和主和派。两派各有拥趸的对象,更有明确的各自观点。
譬如主战派说是当下就是良机;主和派却说百姓辛苦,粮秣也是调运不及。
尤其金人出了位可称劲敌的头目,就是当前的汗王努尔哈赤。这人平定了山海关内外的金人各部族争斗、辖制了朝鲜,形成了较为统一的金人王朝。目前他坐镇关外的盛京,由他的十六个儿子为主,率领不同的八旗兵将,分别驻在关内关外。他们戍守不同的地区,以分别对抗鞑靼与大成。
因为努尔哈赤横扫关外,令大成的主和派闻之胆寒。说到底,这才是主和派最为心惊的事。
也因为主战派与主和派的观点极为鲜明、对立,贾璘的拔擢问题也就显得极为复杂——快速升职,那就意味着极有可能要与金人开战了;若是略微拔擢,那就代表太上皇与皇帝的意见仍不统一,将会放缓对金人的打击。
因此,前来拜访贾璘的,大多是主战派的一些官将。这些人只要坐下来,都是预先祝贺贾璘必得更为尊贵的显要官职,接下来就或者是愤然喝骂金人无礼,誓必尽快予以打击;或者就是掩袖拭泪,痛哭汉人基业仍是缺失。
贾璘对此不能公开回复,只说一切都尊崇圣上与太上皇之命。众人原本认为他年轻,只要鼓动一番,再以显贵官职引诱,必能令他表明态度。却没料到,这个年轻人还真能沉得住气。
多少有些沮丧,可这些官将倒也清楚:贾璘毕竟有冒险,甚至冒死突袭鄂尔多斯,直击黄河南岸的伟绩。现在他如此说,也就是暂时保持沉默罢了。
再又称赞这个年轻人颇为老成,这些官将道别离去的时候,也再三表示敬意与嘱托。贾璘对此自然清楚:这些主战派所以积极如此,更多地是渴望鲜血的刺激,再就是要借助现在得胜于黄河南岸地区的好势头,收复一些失地而可以得到升官的机会。
这些主战派的官将造访,贾璘还能够坦然说一些心里话。但间或到来的主和派官将,他就要更为谨慎了。
这些人各自表示出无比关怀天下百姓的神态,甚至为此慨然流涕。他们纷纷说是天下应该保持安定,避免战火给百姓带来不幸。
接下来,他们就更为心惊地说,更可能引发金人反攻大成之境内。甚至,鞑靼也会因此报复,更可能这两个仇敌联手来进攻大成。真要是那样,大成将会陷入两线多地作战,那对于大成来说,几乎就是灭顶之灾了。
对于他们的言辞与担忧,贾璘表示予以理解,进而同样说只有等候皇帝及太上皇的旨意和意见下来。
主和派同样没有得到他的明确态度,也只得悻悻地退出。sxynkj.ċöm
贾璘眼见这些不同立场的官将,或者慨叹或者涕泪横流,心里也是厌烦不已。因为无论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只是强烈表达个人观点,却没有表达出各自观点背后的明确支撑。
譬如主战派不能说明如何与金人作战,甚至与鞑靼和金人的协同作战的对应之策。而主和派只是强调百姓辛苦,却不能说明即便不开张,百姓仍然辛苦的解决之道。
以后世的观点来看,战争也能适时调动某些经济方面的繁荣,进而对经济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振兴。当然战争总是坏事,可若不得不战,那就只有尽可能寻找到尽可能合适的方法,所谓博弈优势。
一整天下来,贾璘没有走出,也来不及走出府邸,只有接待这些官将。好歹捱到了天色渐黑,他才抽出时间,更衣后前去荣国府拜礼了贾母。
荣庆堂内还是王夫人等人在场,贾璘逐一见礼。再见到薛宝钗,他只见她略微点头,再就低头静立,再不抬眼。他心中暗赞道:好醒事的宝钗。
而薛姨妈见到这个情景,只当是女儿听了自己的话,对贾璘有了更多的敬重而不是格外情意。
也都知道他那里忙碌,贾母略作安慰之后,就请他尽早回去休息。王熙凤趁机出来送,脸上的喜色就没落下来过。
到了荣庆堂院门附近,她笑着福了福,嘴里说道:“我这兄弟果然是奇才!今儿个请了太医来,就如你所说呢!”
“早就说恭喜二嫂子了的。”贾璘笑着答礼之后,再低声叮嘱道,“二嫂子千万记得要请太医针灸,再就是不要鱼肉进食过多。”
下红的事,自然不能多说。王熙凤拿着帕子,害羞地掩嘴笑了笑,再低声回道:“你说的那件事,二嫂子必会帮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