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新产业
五十文每斤盐,跟后世相比的话,肯定还是贵得离谱。
但宁书成也没办法。
晒盐也要给工人工资啊,而且,他的技术终究还是没后世的大工业化发达,成本没法完全降到白菜价。
就这,宁书成已经从中赚不到太多钱了,除去成本,每斤也就能赚两三文的净利而已。
而且那些中间商从他这进了低价盐后,肯定不会老老实实低价转卖的,他们只会把利润吃到自己口袋里!对此,宁书成也没太多招数,只能是严格挑选比较有良心、讲信誉的中间商。
然后就是尽量扩大生产规模,只要市面上的盐足够多,等中间商兜不住盘了,最终价格自然就会崩溃的,然后盐价就会一泻到底!这个过程会比较长,但除此志气啊,宁书成也没别的办法。
除非他自己当皇帝,在全国各地开设官营的盐店,强制规定不论哪里的盐都固定低价销售,谁敢多卖一文就杀头!壹趣妏敩
不过这个显然更加遥远,有生之年,宁书成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呢……
宁书成晒盐可不光是为了做慈善,所以在低价的粗盐之外,他还开发了高价精盐,专门赚那些达官贵人的钱!
达官贵人、王公贵族们,手里不缺钱,对生活讲究,又喜欢攀比,所以宁书成也不客气,精盐定价每斤两贯——相当于后世的七八千块钱!sxynkj.ċöm
这要是在后世,白痴才会买呢。
但唐朝就不同了。
谁让这时代制盐技术落后呢?
杂质最少的四川井盐,吃着也苦得很。而且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矿物质很多,那些盐看着都带青绿色,放在后世就只能用作工业原料,直接拿来卖的话会被警察抓的!
但在唐朝,那竟然就是最上等的好盐了……
而宁书成搞出来的精盐,是在粗盐基础上,又用纯净的山泉水煮化,再用细纱布过滤掉肉眼几乎看不到的细沙等杂志,最后,再经过一些化学手段,中和、过滤掉其中的有害矿物质。